大皖新聞訊 從1997年進入淮北礦業集團,全國人大代表王忠才一直從事一線技術工作。在去年全國“兩會”上,他提出關于支持非道路車輛鐵路運輸的建議,希望將以磷酸鐵鋰為動力電池材料的電動非道路車輛不列入鐵路運輸危險貨物管理,以降低運輸成本。“根據相關部門的回復,未來有望實現。”
“近年來,我國非道路車輛的出口增速不斷提升,非道路車輛的電動化率也逐步提高。”全國人大代表王忠才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鑒于我省地理位置和運輸成本的考慮,省內大多數非道路車輛生產企業常常采取海運方式出口,但鐵路部門將電動非道路車輛視為危險品管理,給企業增加了不小的運輸成本。
結合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和鐵路運輸實際,已實施的《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鐵路運輸新能源汽車不按危險貨物管理。“因此,我建議,將以磷酸鐵鋰為動力電池材料的電動非道路車輛,同樣不列入鐵路運輸危險貨物管理。”王忠才表示,建議提出后,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根據回復,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實施。
王忠才是淮北礦業集團工匠大師、生產裝備分公司龍湖修造項目部電液控車間綜采維修鉗工,現場經驗豐富、具有較強的技術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王忠才
2018年,王忠才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多年來,他在工作之余,一直從事職工技能培訓、師帶徒、車間維修質量監督等工作。“目前我們團隊的成員已有90多人。”王忠才介紹,技能工作室主要承擔著為淮北礦區綜采、綜掘專業新裝備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推廣等職責,以及培養企業技能人才等任務。“我們培訓員工達2000余人次,還取得了許多技術革新成果。”2019年,王忠才技能大師工作室被評為中國長三角地區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
“在我們煤炭行業,師傅帶徒弟是傳統,很多技術都是通過這種形式傳下去的。”王忠才表示,技能工作室不光是傳授技術,還有人品,思想等。“工作室的核心成員分布在各個車間,已經成為了推動生產和技術創新的主力軍。”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今年,王忠才關注的是養老方面的問題,“目前相關建議正在進行整理,希望能通過我的建議,為老年群體帶來更舒心的老年生活。”
記者手記:
全國人大代表王忠才的經歷,不僅是個人奮斗的縮影,更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他所提出的建議將推動非道路車輛行業的電動化進程,降低企業運輸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
立足工作崗位,王忠才在注重傳授技藝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員工的思想品德,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無論是在技術創新的前沿,還是在社會關懷的深處,都需要有這樣一群腳踏實地的人,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