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網絡醫療健康科普已成為廣大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成為流量密碼。但有的健康科普信息真真假假摻在一起具有很強的迷惑性,有的甚至是假借科普之名引流牟利行帶貨之實。”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安徽醫科大學校長翁建平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他準備提交兩個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加強重大慢性病的防治,特別提到要規范互聯網健康科普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醫科大學校長翁建平
“偽健康科普”應從嚴處置
近年來,隨著公眾對健康知識關注度的不斷提高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醫療健康科普已成為廣大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重要途徑。“目前,互聯網上有海量的健康科普信息,但有關信息發布主體的身份、資質、發布目的等因素直接影響健康科普質量。”對此,翁建平建議,要加強部門聯合監管,打擊偽科普。“有關部門督促指導網站平臺加強網絡主播規范管理和主播資質核驗,對無認證資質、假冒專業人士身份開展直播的賬號依法依規依約從嚴處置。同時加大對為博流量搞假科普、打擦邊球,造成惡劣影響行為的懲治力度。”
另外,翁建平表示,醫療機構要加強對單位內醫務人員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健康科普工作的管理,對于違規違紀問題堅決嚴肅處理。同時,針對公眾健康需求,組織邀請權威專家分享科學規范的健康知識信息,擴大權威、正規醫療科普的供給。通過加強醫學常識宣傳,增強公眾辨識能力。“還可以加大優質主播、優質內容流量扶持力度,提升主流價值引領,構建風清氣朗的醫療科普生態環境。”
統一慢性病信息管理平臺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和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重大慢性疾病發病總體呈上升趨勢,慢性病死亡人數占到居民總死亡的比例已超過80%。
翁建平建議,要統一慢性病信息管理平臺,在國家層面全面整合慢性病監測、篩查干預、診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信息平臺,建立統一的慢性病防治信息系統,并開發遠程診療、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模塊,為慢性病的“促、防、診、控、治、康”六位一體化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撐。
同時,他建議從醫保基金劃出一定比例用于建立慢性病預防基金,為慢性病預防提供資金保障,以較低的預防支出替代較高的疾病治療支出。另外,建立健全商業保險運行機制,發揮社會保險的補充作用。
區域醫療中心助力“大病不出省”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代表全國頂尖水平,發揮牽頭作用,實現區域間醫療服務均衡化。目前,我國已有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落地實施。
翁建平說,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安徽建立。“安徽的9個區域醫療中心各具優勢,各有特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們安徽省皖中、皖北和皖南的醫療工作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翁建平表示,來自上海和浙江的專家定期在蚌埠、合肥等城市出診,極大地方便了當地老百姓的就醫,在真正實現“大病不出省”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且重要的作用。
去年12月15日,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安徽省口腔醫院)新院區正式啟用。翁建平在采訪中表示,這次新院區開診邀請了全國排名前20的口腔醫院的院領導專家,包括口腔界的三位院士,通過這樣“結對子”的方式,能夠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給安徽人民提供高質量的口腔醫療服務。
讓汽車產業在全面開放中壯大
翁建平提的另一個提案是關于汽車產業。他說,要探索建立符合新形勢下國內自主品牌車企“走出去”的一攬子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同時,要拓展運輸渠道,提升運輸效能。可以利用中歐班列滿足國內車企出口“一帶一路”國家的運輸需求,酌情增加開行列數,解決供需矛盾。同時,加強鐵路、公路與港口碼頭的連通建設,加大水運基建的投入力度,謀劃拓寬航線深度,提升航道通過能力。
翁建平還建議完善退役動力電池、部分汽車故障件的進口政策和標準。“建議國家層面加快制定相關進口標準和政策,允許符合標準的退役電池回國回收利用,助力企業綠色發展,增強產業鏈防風險能力。”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見習記者 魏順順 攝影報道
記者手記:
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安徽醫科大學校長翁建平再次聚焦醫療領域,提出“打擊偽健康科普”與“構建統一慢性病管理信息平臺”的建議。這一提案既回應了當前公眾健康信息亂象的痛點,也指向了慢性病管理體系的深層優化需求。作為一名深耕醫療領域30余年的專家,翁建平的建言不僅彰顯其專業洞察,更體現了政協委員“為民代言”的使命擔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