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月的蕪湖,寒風瑟瑟。蕪湖公安局鏡湖分局辦公室里,湯倫虎匆匆推門而入,雙眼布滿血絲,這是他連續蹲守12小時后的“標配”。前一天晚上,他又抓獲一名潛逃多年的網上逃犯。53歲的他,從警29年,參與偵破案件11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00余人,行程50余萬公里,被譽為蕪湖公安“數據神探”。
從軍旅到警營
“每個男孩都有英雄夢。”1994年,23歲的湯倫虎脫下軍裝,換上警服。軍營鍛造的紀律性與使命感,成為他刑警生涯的底色。初入警時,他被分配到基層派出所,從調解糾紛、處理“雞毛蒜皮”起步。他像海綿般汲取經驗,白天跟著前輩學習辦案技巧,夜晚研讀卷宗至深夜。五年間,他從“小白”蛻變為業務骨干,成為所里公認的“拼命三郎”。
2003年,湯倫虎主動申請調入刑警大隊,開啟與罪惡正面交鋒的征程。“做刑警,就要把案子辦成鐵案!”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座右銘。從警以來,他始終沖鋒在打擊犯罪最前沿。2016年,蕪湖公安大數據系統建成,他敏銳抓住科技強警的機遇,將傳統偵查與現代技術深度融合,成為全市視頻偵查領域的“破案尖刀”。
視頻為刃,數據破局
2017年1月,一起塵封18年的金融詐騙案迎來轉機。1999年,銀行職員李某與崔氏父子偽造存單騙取80萬元后潛逃。受限于技術手段,警方雖掌握線索卻無從追蹤。2016年底,蕪湖公安大數據系統上線后,湯倫虎主動請纓重啟調查。他創造性運用“數據碰撞”思維,將嫌疑人信息輸入全國數據庫滾動比對。
“那段時間,我每天盯著屏幕十幾個小時,生怕錯過一絲線索。”經過上萬次篩選,他鎖定西安一對父子——身份信息與崔氏高度吻合。2017年1月10日,警方在西安將兩人抓獲;三天后,李某在上海浦東機場落網。
2019年4月,鏡湖區一處防盜設施嚴密的高檔別墅被盜,損失逾200萬元。案發現場監控被樹葉遮擋,有效畫面不足10秒。湯倫虎帶領團隊調取周邊1000余輛車、近千幀視頻逐幀分析,最終鎖定一輛青陽籍私家車。深入調查發現,該車在案發時段頻繁出現卻無其他停留記錄。專案組順藤摸瓜,48小時內抓獲嫌疑人,追回全部贓物。
“視頻偵查沒有捷徑,靠的是耐心和細致。”他總結的“研、訪、追、控”四步戰法,成為破案利器。2021年8月,某共享汽車企業多部車輛配件被盜,損失20余萬元。嫌疑人通過口罩、帽子偽裝,行蹤飄忽。湯倫虎擴大偵查半徑,結合后臺數據碰撞,發現一輛外地貨車多次于凌晨往返城郊。經布控,警方在馬鞍山抓獲韋某等6人團伙。案件偵破后,企業負責人送來錦旗:“科技賦能破案,護企安商典范!”
從“獨行俠”到“領軍人”
2020年11月,“湯倫虎視頻偵查工作室”正式掛牌,這是蕪湖首個以民警姓名命名的偵查團隊。“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團隊才是破案的核心。”他毫無保留地將“四步戰法”傳授給年輕干警,并面向全省授課。工作室成立以來,破案465起,明確嫌犯身份720余人,挽回損失400余萬元。
但榮譽背后,是無數個缺席的日夜。29年來,他錯過父母的生日、孩子的家長會、與妻子的結婚紀念日。提及家人,這位硬漢眼泛淚光:“家里已經‘磨平’掉了。以前在派出所一個月20個夜班……感謝他們一直體諒我吧。”
在數據海洋中打撈真相
從警至今,湯倫虎主偵案件多次獲評蕪湖市公安局“十大精品案件”。他連續10年實現命案全破,破獲“7.18電纜線被盜案”“5.18技術開鎖入室盜竊案”等系列涉企、民生案件。2021年以來,他參與破獲刑事案件407起,移送起訴955人,捉拿各類逃犯440人。
榮譽等身,他卻始終淡然:“好警察的關鍵是破案抓人,給被害人交代。”他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獲評全省“改革服務先鋒”、全國公安系統成績突出個人。2024年,公安部授予他“全國公安系統2024年成績突出個人”稱號。
從青蔥歲月到兩鬢微霜,湯倫虎用熱血青春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誓言。他像一名執著的“數據礦工”,在浩瀚信息中挖掘真相;又如一把永不卷刃的“科技利劍”,刺破罪惡的陰霾。正如他所言:“警察的使命,就是讓每一起案件都有回聲,讓每一份正義都不被辜負。”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實習生 顧希文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