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實現傳染病“監測預警一張圖”、疫苗接種“碼上辦”、加強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篩查……2月13日~14日,全省疾控暨職業健康工作會議召開。“小葉醫探”從會議現場了解到,安徽今年將進一步強化疾控機構核心能力建設,建立省、市、縣三級監測預警中心,健全監測預警工作機制,實現傳染病“監測預警一張圖”“應急指揮一張圖”。
下一步,安徽將繼續瞄準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到2027年,省疾控中心核心能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建成3個省級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市、縣疾控機構標準化率達到85%。
實現傳染病“監測預警一張圖”
傳染病監測預警是防范和化解傳染病疫情風險的重要保障。為強化疾控機構監測預警與風險評估能力,安徽將建立省、市、縣三級監測預警中心,健全監測預警工作機制。
目前,全省已有253家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完成國家傳染病智能監測預警前置軟件部署,部署到位率91.34%,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流感監測哨點增至48家,環境禽流感病毒監測擴至16個市,新設呼吸道多病原監測點7個。構建基層醫療機構發熱伴呼吸道癥候群等六類癥候群監測預警機制。
今年,安徽將著力完成省統籌區域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實現傳染病“監測預警一張圖”“應急指揮一張圖”。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國家傳染病智能監測預警前置軟件集成部署應用率要達到100%。開展監測預警相關專業人員系統培訓,提高預警分析及風險評估能力。
疫苗接種“掌上辦”“碼上辦”
預防接種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過去一年,全省以鄉鎮為單位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報告接種率99.62%,安徽省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同時對接“安徽醫療便民”“皖事通”平臺,提供預約接種、入學查驗等數字便民服務。
為讓預防接種服務更智慧便民,2025年,安徽將打造預防接種公眾服務平臺,構建多種疫苗接種線上服務場景,實現接種“掌上辦”“碼上辦”。推動免疫規劃信息管理平臺與教育系統入學報名注冊系統對接,提供新生入學接種證便捷查驗服務。同時制定《安徽省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方案(2025年版)》,開展預防接種規范化門診建設。
在健康危害因素干預和學生健康方面,安徽將推動建立“五位一體”多病共防協作模式,強化近視、超重肥胖等學生常見病干預。
加強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篩查
記者從會議現場獲悉,過去一年,安徽兜住守牢疫情防控底線,重點傳染病防控有力有效。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全省新冠、流感等重點傳染病疫情總體平穩,艾滋病繼續保持低流行態勢,設立“無結核社區”國家級建設點2個、省級19個,29個血吸蟲病流行縣(市、區)消除達標。
為持續做好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安徽今年將實施結核病筑基工程,加強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篩查,守好學校結核病疫情防線。不斷提升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檢測能力、加強耐藥結核病患者發現和規范治療管理,在全省推開“無結核社區”建設。
與此同時,安徽將2025年確定為“血防工作攻堅年”,將實施消除血吸蟲病“八大行動”,落實各項綜合防控措施,開展《安徽省加快實現消除血吸蟲病目標實施方案(2023-2030年)》中期評估,完成14個縣(市、區)血吸蟲病消除達標評估。做好引江濟淮工程血吸蟲病防控。
試點疾控機構公衛醫師規范化培訓
人才隊伍建設是全面強化公共衛生應急響應效能與疾病防控實力的重要支撐。安徽自去年起出臺多項政策支持疾控科研人才培養,配套建立國家公衛人才培養支持項目激勵措施,與高校、企業、科研院所橫向合作,在績效分配、人才評價和人才梯隊建設等方面探索嘗試,公共衛生體系“四梁八柱”已然立起。
為不斷夯實疾控高質量發展基礎,強化人才建設,2025年,安徽將依托省衛生健康領域高層次人才項目,做好公衛人才選拔。同時試點疾控機構公衛醫師規范化培訓,強化疾控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加強與高水平公衛學院深度合作,聯合培養高層次復合型公衛人才,積極培育本地公衛醫師。持續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學科帶頭人,推進公衛分領域首席專家制度實施。
擴大職業人群健康服務覆蓋面。近年來,安徽嚴格落實“防、治、管、教、建”五字策略,職業健康保護行動成效凸顯。2024年,全省重點職業病監測縣區及病種實現全覆蓋,開展職業健康檢查87.9萬人,免費提供塵肺病康復服務1.2萬人次,幫扶中小微企業2340家。今年,安徽將繼續擴大職業健康檢查和塵肺病康復服務覆蓋面,同時組織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機構做好“五個一”幫扶,全面提高中小微企業職業健康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續開展“五進”活動,加強勞動者職業健康素養監測與干預。著力“強預防、強服務、強基礎”,深化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切實保護勞動者健康。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