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春節期間,《哪吒之魔童鬧海》熱映,據網絡平臺數據(燈塔專業版),《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含點映及預售)已突破70億元,創造了新記錄,哪吒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熱門IP。而據皖江文化研究會專家考證,文獻最早記載的哪吒廟在安慶江面。
據皖江文化研究會會長汪軍介紹,文獻最早記載的哪吒廟在安慶江面。古代安慶長風沙江段急流險灘,稱作羅剎海,江中羅剎磯建有哪吒三太子廟,南宋乾道六年(1170)陸游《入蜀記》有記載,這是文獻可見最早記載的哪吒廟之一。因為哪吒三太子廟,羅剎磯又名太子磯,至今稱作太子磯航道,是長江著名險段,曾數次實施炸礁工程。安慶城南臨江鎮海門(大南門),亦供奉哪吒,鎮撫羅剎海妖魔。
陸游《入蜀記》關于羅剎磯神祠的記載
乾道六年(1170)七月二十六,陸游“解舟過長風沙羅剎石”,羅剎石在江中心,白石拱起,叢篠喬木中間,有一個小神祠,神祠前幡旗飄揚。由于行船距離較遠,陸游并沒有看清神祠名稱,“不知何神也”。而據《懷寧縣志》記載,安慶城東長風巡檢司舊址下游,江中礁石林立,暗流洶涌,“又五里為攔江磯,江心石骨橫亙如限”,“又十里為羅剎磯,俗曰太子磯”,這就揭開了陸游眼中羅剎磯神祠的面紗,因為供奉哪吒三太子,羅剎磯又名太子磯。
“哪吒鬧海”故事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腳踩風火輪,手執乾坤圈,頭上兩個丸子發髻的形象深入人心。在羅剎磯長江險灘供奉哪吒三太子,也是祈求哪吒鎮撫水怪,保障航行安全,當今仍保存的太子廟也多在南方江海地區。
《懷寧縣志》關于攔江磯、羅剎磯的記載
早在去年,大皖新聞曾以《刀郎新歌〈羅剎海市〉風靡網絡 遠古長江安慶段有一片“羅剎磯”》為題,報道過安慶長風沙江段。舊安慶濱江大南門毗鄰此水域,取名鎮海門,與太子廟功能一樣,意味鎮撫羅剎海諸魔。
鎮海門老照片。
安慶仿建的鎮海門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