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漸近,年味濃了。在各大超市,“著名超市導購員”劉德華的《恭喜發財》曲子頻頻洗腦,人們推著滿滿登登的購物車,進入采購年貨、準備過大年的“歡喜時刻”。
“買買買”的同時,人們會很自然地關注商品的價格變化。新的一年里,大力提振消費被確定為經濟工作的首位重點任務,并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這些將如何影響物價走勢?
與此同時,經歷過去一輪PPI持續下行周期的制造業企業和企業家們,更關心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的波動,因為這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利潤高低,他們希望PPI的總體上行能托舉企業盈利能力的攀升。
就在這幾天,國家統計局安徽省調查總隊發布了2024年12月以及全年的CPI、PPI數據。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份,安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1%,環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3%,環比下降0.1%。
這一組總體來看“小漲小落”的數據似乎并沒有太多看點,但結合2024全年物價總體走勢并“穿透”到一些具體類別的數據變動來看,既有偶然性因素,也有必然性成因。作為反映經濟運行走勢的先行指標,這些變動能不能更敏銳地揭示一種大的趨勢走向?
當下,人們關注物價數據一定程度上并不只是關注物價本身,更多是關注這些數據背后經濟運行的冷暖與社會需求的波動,而這顯然影響著市場信心和預期。從安徽最新物價數據來看,無論是消費端還是生產端,需求回升和市場修復更顯清晰明確。在當前全社會普遍對經濟冷暖的關注度更甚于物價本身波動的背景下,這無疑是積極的信號。
“超季節性下降”
老百姓關心的物價是跌是漲?最能反映物價波動的,莫過于CPI指標了。
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份,安徽的CPI同比上漲0.1%,環比下降0.1%。
CPI數據很大程度受食物類價格影響,而我們老百姓關心的菜價、肉價等,又由供需關系決定。
“臨近過年,食品需求增加,但豬肉、淡水魚、鮮菜、鮮果等主要食品供給也明顯增加,總體呈現供需兩旺態勢。”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消費價格調查處處長、一級調研員鄧泓分析道,生豬養殖企業年底沖量,加速出欄,豬肉價格環比下降3.6%;淡水魚集中出塘,上市量大幅增加,淡水魚價格下降2.9%。2024年12月份,氣溫較往常年份偏高,暖冬天氣利于農產品生產儲運,鮮菜、鮮果價格呈現“超季節性下降”:鮮菜、鮮果價格環比分別下降2.6%、0.9%。這四類對食品價格的下拉影響約0.75個百分點,接近食品價格環比降幅。
再從旅游看,12月份也整體進入淡季,疊加黃山免門票活動影響,旅行社收費、交通工具租賃費、景點門票價格降幅在0.6%-4.4%之間。
在我國CPI“籃子”商品中,食品占比相對較高。因此,由于供給的增加,食品價格下降,是CPI下行的關鍵因素。
但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則是呈現繼續回升態勢,2024年12月,安徽的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同比上漲0.5%。
專家認為,核心CPI連續回升,這說明一攬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對總需求有所提振,帶動核心CPI持續改善。
2024年已經過完,在發布12月CPI的同時,國家統計局安徽省調查總隊還發布了安徽2024年全年的CPI同比上漲0.5%,這一數據比2024年全國CPI增幅高0.3個百分點,這說明了什么呢?
鄧泓認為,2024年安徽CPI高于全國的原因主要是鮮菜、豬肉、鮮果價格在三季度出現明顯的上漲。因夏季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鮮菜、鮮果的生產供應受到較大影響,三季度漲幅分別達30.6%、11.2%;2月份豬肉價格由下降轉為上漲,受低基數影響,6月后漲幅擴大,6-9月上漲22.6%。由此,7月份安徽食品價格結束連續12個月的同比下降態勢,三季度上漲4.8%,推動安徽CPI在三季度回升到“1”字頭,平均上漲1.2%。
總的來看,當前CPI總體走勢較穩,整體波動不大。食品類價格下降,總體有利于老百姓基本生活。而從核心CPI走勢來看,一攬子政策的實際效果正在逐步顯現,這也凸顯了2025年進一步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必要性。
下游產品出庫加快
關乎工業生產的PPI數據怎么樣?
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份,安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3%,環比下降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6%,環比下降0.4%。2024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8%。
雖然數據都是下降,但我們能看出同比降幅是在收窄的。比如從降幅來看,9月份PPI同比下降2.9%,11月降幅2.4%,到了12月變成2.3%,可以看出“降幅在下降”。
“從2024年12月安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數據來看,市場供求關系有所改善,部分行業價格趨穩。”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生產價格調查處處長孫悅說。
從各項原材料價格波動來看,也能得出這個結論。
從同比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價格降幅分別收窄3.3、0.9、1.3個百分點,合計影響安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降幅較上月收窄約0.25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則更加明顯。水泥等非金屬礦物制品連續3個月價格上漲。2024年10-12月份,安徽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2.2%、1.4%、0.7%,其中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價格漲幅分別為11.0%、6.1%、1.3%。
孫悅認為,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的連續上漲,部分受宏觀利好政策影響,包括一攬子增量政策、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均有利于改善非金屬礦物制品的市場需求。“具體到水泥、石灰和石膏等產品,其制造價格顯著上漲,主要受錯峰停窯政策下市場供應減少、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信號等因素影響。”
另外,受“兩新”“兩重”等政策拉動,下游產品出庫加快。這方面,一個典型的例證就是,電池市場需求好轉,12月份,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價格上漲0.4%,其中電池制造價格上漲2.2%。
進入冬季后,電煤市場需求較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煤炭加工價格分別上漲0.1%、2.9%。
“震蕩修復”
2025年的CPI、PPI可能會呈現什么樣的走勢?
價格指數的波動主要受宏觀經濟大環境影響。從中長期趨勢看,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為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的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沒有變,這決定了供需條件將持續改善、物價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并逐步回歸到合理區間和擴張水平。
展望2025年,專家預計CPI同比漲幅將持續回升。特別一季度,節假日效應對CPI走勢歷來形成較強支撐。今年春節假期增加至8天,這對餐飲、電影、旅游出行等節假日消費帶動將更強,一季度物價預計將穩中有升。
而從市場各方更為關注的PPI來看,隨著增量政策漸進顯效,市場供需關系得到邊際修復,有望推動國內工業品價格回升。制造業PMI已經連續三個月處于臨界點之上,去年四季度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明顯反彈,生產端改善正在拉動原材料采購活動上升。同時,今年將發力治理“內卷式競爭”,也將對穩定工業品價格形成助力。預計,2025年一季度安徽PPI有望逐步震蕩修復。
(安徽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