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蚌埠滕湖機場助航燈光工程已基本完成,為下一步的驗收及校飛工作奠定了基礎。航站樓工程已完成金屬屋面及玻璃幕墻施工施工,內部裝飾大吊頂、墻面鋁板安裝和地面石材鋪裝基本完成,收尾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作為該項目建設的全程經歷參與者,1月16日上午,中建八局蚌埠機場項目部的李志瑞向大皖新聞記者表述,現在自己的心情就是自豪且不舍。
項目開工 轉場當起小“忙”人
2023年4月15日,作為中建八局蚌埠機場項目部新組成人員,李志瑞從福州機場擴建項目“轉戰”過來,開始開工前的準備工作,5天后的4月20日,隨著開工儀式的順利進行,他自己也“掉”了10斤肉。元月16日,這位1989年出生的徐州漢子向大皖新聞記者表述,當時現場就是一片平地,都是野草和溝渠還有池塘,他和項目部同事根本沒有休息,夜以繼日準備相關事宜,終于順利迎來了航站區集中開工。
工程開工后,作為計劃協調經理,李志瑞最初是負責外部資源協調和內部進度管控,恨不得一天當成二天來工作,相距只有1000米的施工現場和項目部,他每天都要幾十趟來回,處理問題,交流進度。自開工以來,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傾注了他的心血。每一天都馬不停蹄,每一刻都在朝著目標邁進,火熱的施工現場成了寒冬里最溫暖的力量之源。
離家很近 使命感讓他“心虛”
與自己從事的職業有關,李志瑞表示,機場建設的生涯里,從第一個參建杭州蕭山機場改擴建開始,之后的福州機場再到如今的蚌埠機場,這是他參與建設的第三座機場,就是企業“令行禁止,使命必達”的體現。當然,自己轉場到這里來,其實還有一個“私心”,那就是自己的妻子是蚌埠人,可以在家門口的項目上多照顧下家庭,可這近兩年來,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機場建設現場,雖然離蚌埠很近,但就是回不了家,甚至回家時心里還有點虛,“以前在外地工作時,回家就是可以完全放松休息,現在即便回到了家,心里反而不踏實了,隨時都要準備回項目”。
接近尾聲 坦言自豪且不舍
如今,蚌埠滕湖機場航站樓的“騰飛之翼”已經聳立,滕湖機場,宛如一只振翅的大鵬助力蚌埠敞開大門、經濟騰飛。
(右一為李志瑞)
在項目總工李志瑞的工作日歷里,蚌埠機場的建設歷歷在目,2023年4月,蚌埠民用機場航站樓及其配套設施工程集中開工;2023年12月,飛行區跑道全線貫通:2024年1月,鋼結構屋蓋順利完成全面提升,航站樓屋蓋初具形;2024年8月,蚌埠民用機場終于有了正式的名字一一蚌埠滕湖機場;2024年12月,機場三字代碼“BFY”正式獲批;進入2025年1月,由他們建設的航站樓工程已經基本施工完畢,正在進行最后的裝飾品質提升。李志瑞坦言,對于每一個施工節點,他自己都如數家珍。現在已經進入最后的收官階段了,如同學生交作業的感覺,“春節的意義就是能回家和家人團聚,建設機場的目的就是促成這個愿望,我感覺自豪。估計很快要去下一個項目了,雖然還不知道具體地點,但相信離開這里時,我會很舍不得。”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