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晚,霍邱縣文化旅游體育局接群眾反映,在霍邱縣河口鎮十三灣村在實施高標準農田整治過程中,發現錢幣窯藏一處。
為慎重起見,縣文化旅游體育局安排縣文管所3名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在當地派出所干警的全力配合下,在錢幣窯藏四周拉起了警戒線進行封鎖,并在現場值守一夜。9月7日一早,縣文管所工作人員按照國家文物保護的有關規定,對錢幣窯藏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大觀通寶、開元通寶等大量古錢幣。
在公安干警和現場群眾的見證下,縣文管所工作人員對發掘出來的古錢幣進行了現場封存,并全部轉移至縣博物館先行保管。考慮到此次發掘出來的錢幣品種較多、數量較大,縣文物管理部門將按程序向上級文物管理部門報告,并通過專業機構對其進行研究,做出斷代鑒定。
圖源網絡
據百度百科介紹,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它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多種版式。開元通寶是唐代鑄造的一種銅質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霍邱發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