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年來,宣城市住建局堅持“保護為先、利用為基、傳承為本”原則,重點從“頂層設計、規劃引領、數字賦能、技術保障、評估問效”五個方面發力,推進傳統村落保護利用。12月31日,宣城市住建局發布了該市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開展情況。據介紹,截至目前,宣城市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3個,系全國唯一擁有3個示范縣的地級市。中國傳統村落85個,位居全國第22位。
宣城市先后組織6次全市普查,將有重要保護價值的85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117個村落納入安徽省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實施掛牌保護,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寺廟祠堂等傳統建筑2000余棟;協同屬地和相關部門加強傳統村落非遺項目的挖掘收集、登記造冊、推薦申報工作,其中宣紙傳統制作技藝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宣城市加強傳統村落文化資料的挖掘收集、登記造冊、書籍編纂工作,編纂《宣城中國傳統村落》《涇縣古民居名錄》《守藝旌德》《守望》《宣紙志》《宣筆》等系列文化叢書,編纂出版傳統村落志15部,其中公開出版5部。結合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設,宣城全市共打造“徽菜產業+”大谷村、“非遺+”伏嶺村、“攝影+”尚村等一批主題傳統村落。
2024年,宣城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經費納入市縣兩級財政預算,共安排1521萬元用于傳統村落保護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建筑修繕等。2024年該市爭取省級以上歷史文化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專項資金6952萬元。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