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為充分發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擴容、梯度平移和均衡布局。12月7日,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腫瘤專科聯盟在蚌埠正式成立。“小葉醫探”了解到,聯盟覆蓋了安徽省內外156家醫療單位,聯盟內將推動檢查結果互認,為腫瘤患者打通轉診的綠色通道。
關鍵詞:有序擴容
腫瘤專科聯盟覆蓋5省156家醫院
近年來,安徽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我省衛生健康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全省優質醫療資源還比較缺乏,疑難重癥的診療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腫瘤仍是目前跨省就醫的主要病種。”安徽省衛健委副主任楊緒斌表示,希望通過腫瘤專科聯盟的建設,共享優質醫療資源,讓安徽患者享有轉診、會診的便利,引導患者有序診療。
據了解,浙大二院安徽醫院作為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是專科聯盟牽頭單位,來自安徽、江蘇、浙江、河南、江蘇等5省156家醫療單位加入聯盟。蚌埠醫科大學黨委常委,蚌醫大一附院黨委書記錢志剛介紹,腫瘤專科聯盟吸納了安徽及周邊地區各級醫院的腫瘤專科,形成一張有層次、成體系的腫瘤診療網絡,進一步放大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
今年八月,安徽省衛健委印發了《關于做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專科聯盟組建工作的通知》,按照鼓勵先行先試、“成熟一個推一個”的原則,正式啟動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專科聯盟建設工作。“小葉醫探”從安徽省衛健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已先后批復同意成立神經、腫瘤、消化、精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專科聯盟。
關鍵詞:建立會診轉診機制
推動檢查結果互認,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
“成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專科聯盟,一定不能只是轟轟烈烈走個過場,而是要充分發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輻射帶動和牽頭引領作用,做到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楊緒斌要求,專科聯盟牽頭單位要與聯盟內成員單位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統一轉診會診標準、轉診會診流程等,推動聯盟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在專科聯盟內落實分級診療制度。聯盟內成員單位相關專科的疑難復雜危重病例,可請牽頭單位組織專家會診。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關于加強首診和轉診服務,提升醫療服務連續性的通知》,并專門召開視頻會議部署有關工作。其中提出,各地醫療機構要設立轉診中心,或指定固定職能部門承擔患者轉診服務工作。楊緒斌指出,專科聯盟內各成員單位也需實體化建設會診轉診管理服務中心,通過就醫引導、醫保調控、專家支撐、智慧賦能等構建有序就醫格局,有效解決跨省跨域就醫問題。
預留門診號源、住院床位,轉診患者優先就診
通常,患者自行轉診時,聯系接收醫院和專家、等候床位等都費時費力,平添不少麻煩。
“我們要建立有序就醫的通道,專科聯盟內要積極地開展預約診療、遠程醫療服務,牽頭單位要研究創新門診掛號機制,預留門診號源、住院床位。”楊緒斌表示,聯盟要建立綠色通道,確保預約轉診的患者能夠優先的診療、住院,避免掛不到號、住不上院問題的發生,并安排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輸出醫院專家團隊進行診治,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多學科診療服務,疑難病例要安排輸出醫院專家進行手術。
關鍵詞:梯度平移
提升全省腫瘤專科診療能力
作為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浙大二院安徽醫院建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腫瘤相關疾病的診療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目前,該院已經平移了浙大二院的30項新技術、新項目,其中8項填補了省內空白,特別是在大腸癌、乳腺癌、骨腫瘤等腫瘤的治療方面優勢尤為突出。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學術講座、專家會診、上下轉診等形式開展技術平移,不斷提升安徽省乃至周邊區域的腫瘤專科診療能力和水平。”蚌埠醫科大學黨委常委,蚌醫大一附院黨委書記錢志剛表示,腫瘤專科聯盟以“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為基本原則,通過整合省域范圍內腫瘤專科醫學資源、專業力量,實現資源共享、上下聯動、共同發展,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