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6日上午,2024華龍洞遺址學術研討會在安徽池州東至縣開幕。來自全球9個國家的近百名考古等領域專家學者齊聚安徽池州東至縣,共同探討華龍洞遺址和東亞現代智人發源等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徐星等出席開幕式。此次研討會將持續至12月8日上午,屆時還將發布研討會共識。
12月6日上午的開幕式及發布環節,相關科研專家學者現場介紹了2024年華龍洞遺址考古發掘的相關情況,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劉武特邀作《安徽東至華龍洞古人類遺址發掘與研究》報告,西班牙人類演化中心教授María Martinón-Torres作《世界遺產西班牙阿塔普卡地點的人類演化研究》特邀報告。
大皖新聞記者從研討會現場獲悉,12月7日,來自國內外的十余名專家學者將作專題報告,進一步研討華龍洞遺址的科學價值、學術地位和意義,交流東亞古人類研究新發現和新成果。按照計劃,12月8日上午,相關方面將發布華龍洞遺址學術研討會議達成的共識。其間,與會人員還前往華龍洞遺址及陳列館進行參觀考察。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華龍洞遺址是繼周口店之后在中國發現的同時包括豐富人類化石及石器等人類活動證據的重要古人類遺址,對于探尋人類演化史,探源華夏族群的起源和演變具有重要價值。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強化學術思想碰撞,持續深入挖掘華龍洞遺址的科學價值,為推動地方科普教育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華龍洞遺址位于安徽省東至縣堯渡鎮汪村村梅源山南麓。其被發現于1988年底。經過2006、2014-2024年多次發掘和清理,已累計發現包括1件古人類頭骨化石在內的30余件古人類化石。其揭示了東亞地區現代智人的進化特征及生活場景,為研究東亞智人提供了重要證據。
大皖新聞記者 朱春友 通訊員 許琦琦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