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皇菊采摘。
近日,廬江縣入選2024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公示名單,成為合肥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
廬江縣地處“巢湖之濱、合肥近郊”,是糧油、果蔬、茶葉、稻蝦、水產全面發展的典型農業大縣,素有“魚米之鄉”美稱,先后獲得“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全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全國首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縣”等多項殊榮。
近年來,廬江縣以“周瑜故里、溫泉之鄉、休閑勝地”為定位,大力推進“農旅富民”戰略,將農業與旅游緊密結合,形成了“以旅強農、以農促旅、農旅融合、城鄉互動”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格局,成為合肥都市圈周末鄉村休閑首選地。
【創新舉措】構建休閑農業新格局
廬江縣在休閑農業提升、生態環境整治、服務體系優化以及全域旅游推進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全力打造縣域休閑農業新格局。
白云春毫九洼基地。
記者采訪中獲悉,廬江縣一方面打造 20 個主題游樂項目、聚焦重點景區建設,推動一批傳統農家樂轉型升級,開展豐富的農事體驗和農產品加工等活動,激發游客興趣,帶動農民增收;另一方面,加強生態環境整治,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為契機,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同時,制定以環巢湖、黃陂湖、礬山治理區為代表的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措施,發展生態科普和生態研學旅游。
此外,在服務體系優化方面,廬江縣構建了“快進”“慢游”綜合交通網絡。依托通用機場、高鐵、高速公路、航運,建設立體化、多用途的外部交通網絡體系。同時,依托內部交通的互聯互通,開設旅游專線,方便游客出行。利用旅游服務線上“總入口”和大數據中心,形成集交通、氣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于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推進休閑農業服務品質提升,完善服務規范和標準,探索連鎖式、托管式、共享式、會員制、分時制等現代經營管理模式。
同大鎮葡萄采摘
【城鄉統籌】走出農旅融合新路徑
廬江縣以“鄉村旅游到廬江”品牌為抓手,逐步形成“鎮鎮有項目、處處抓旅游”的生動局面,走出了一條城鄉統籌、農旅融合的發展新路徑,受到了上級表揚,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農旅產業融合初見成效。廬江縣通過“三山一湖、三寨一海”資源整合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進一步提高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備度、公共服務的便利度、人居環境的舒適度,推動農旅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產業鏈,以“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合作社+農民”等形式,建立村集體、農民與外來投資利益共同體,全縣共解決村民就業38100余人,2023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990萬人次,綜合營業收入16.89億元。
花筑奢·蘭亭民宿。
產業集群建設初具規模。廬江縣出臺了支持稻蝦綜合種養、綠色蔬菜瓜果、名優茶、特色經果林和品牌糧食等產業發展的政策,目前,該縣擁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 17 家、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 4個、市級10個,中國馳名商標 3個、國家級“一村一品”專業村2個。糧油加工已形成 80 億元產業集群,綠色果蔬產業總產值達38.9億元。
運營模式不斷創新。廬江縣通過“雙招雙引”帶動糧油加工產業發展,引進益海嘉里、中糧等知名企業投資。同時,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動“民宿+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已建成民宿85家,農家樂307家,旅游類項目65個,網紅打卡點30多個,形成了湯池-萬山柯坦,冶父山-白湖、羅河-礬山龍橋三大民宿集聚區。
奇跡農莊。
發展休閑農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農業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下一步,廬江縣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多措并舉構建休閑農業新格局,持續推進城鄉統籌,走出農旅融合的發展新路徑,加強規劃引導、政策扶持以及人才培養,大力推動休閑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大皖新聞記者 金學永 通訊員 王虹
廬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