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1月19日,安徽省統計局發布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規上文化企業數2594家,與去年同期持平;實現營業收入1747.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資產總計3795.6億元,同比增長2.9%;利潤總額91.2億元。“總的來說,前三季度全省文化產業呈現較好發展態勢,主要指標穩中有進,市場預期平穩改善。”針對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文化產業表現,省委宣傳部文化產業規劃發展處副處長謝廣嶺這樣分析。
特點一:制造業支撐作用明顯
數據表明,前三季度全省文化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784.6億元,同比增長4.5%,快于全國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4.3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裝訂及印刷相關服務、幻燈及投影設備制造、露天游樂場所游樂設備制造等行業小類增速較快,分別增長65.3%、38.3%、24.6%。文化輔助用品制造小類中手工紙制造同比增長29.3%。
“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強,政策紅利進一步凸顯,文化制造業支撐作用明顯。”謝廣嶺表示。
特點二:文化服務業增長穩健
數據表明,前三季度,全省文化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672.0億元,同比增長5.6%。“隨著文化旅游市場持續活躍,群眾文化消費需求增長旺盛。”謝廣嶺表示。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戲劇表演等線下演藝市場火爆,其他文化藝術經紀代理、文化娛樂經紀人、票務代理服務等相關行業小類增勢強勁,分別增長2220.4%、124.4%、28.8%。文化產業投資熱度持續上升,文化投資運營大類利潤總額翻倍增長,為133.7%;文化投資與資產管理、文化企業總部管理等行業小類營收增速較快,分別為15.6%、3.6%,其中文化企業總部管理利潤總額達到7.2億元,增長近2倍,為173.2%。
文化新業態增勢強勁
謝廣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文化新業態增勢強勁。數據來看,2024年1到9月份全省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延續了上半年的快速增長態勢,實現營業收入44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6%,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4.5個百分點,對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60.0%。其中,其他文化數字內容服務、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其他智能文化消費設備制造等行業小類營收增速較快,分別為136.7%、80.1%、31.2%。
地域發展不平衡
數據表明,從全省各市來看,文化產業發展存在著一定不平衡現象。
從規模以上法人單位數量看,全省有11個市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淮北、亳州表現搶眼,實現兩位數增長;從企業營業收入看,11個市實現正增長,其中,合肥市遙遙領先,營收達724.7億元、占全省的41.5%。
謝廣嶺介紹,受惠于大黃山建設拉動作用,大黃山4市(宣城、黃山、安慶、池州)營收增速領跑全省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從利潤總額看,亳州、蚌埠、安慶、滁州、六安、馬鞍山6市利潤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