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馬鞍山是一座剛柔并濟的產業之城,因鋼設市、因鋼興市,先有馬鋼,后有馬鞍山市。馬鋼成立于1958年,是我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11月6日上午,2024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安徽主題采訪拉開帷幕,當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隨同采訪團趕赴馬鞍山市采訪。
馬鋼高科技拳頭產品多
11月6日下午3點多,采訪團一行來到馬鋼特鋼公司,先參觀了馬鋼展廳(特鋼)。
大皖新聞記者在現場獲悉,在60多年艱苦創業、自我積累和滾動發展的歷程中,馬鋼創造了我國鋼鐵行業的多個第一。我國第一個車輪輪箍廠、第一套高速線材軋機、“中國鋼鐵第一股”、“第一條大H型鋼生產線”、第一條重型H型鋼生產線先后誕生在這里。
展廳內,解說人員的介紹,不僅顯示出對馬鋼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還有對當下新技術的自信與驕傲。展廳內,擺放著北京地鐵動力輪對、中國鐵路高速列車CRH5動車組空心車軸、中國復興號高速拖車輪、時速400公里高鐵車輪、輕量化車身等馬鋼的高科技拳頭產品,令人目不暇接。
展廳內展示的“北京地鐵動力輪對”
展廳內的“輕量化車身”
圖為中國復興號高速拖車輪
其中“時速400公里高鐵車輪”引人注目,據介紹,裝配該車輪的CR450試驗列車分別創造了跨海大橋單列時速453公里、相對交會時速891公里和海尾隧道單列時速420公里、相對交會時速840公里的運行佳績。預計2025年投入使用。
產線由電腦控制,風險隱患減少
參觀完馬鋼展廳,采訪團一行來到馬鋼特鋼公司 “優質合金棒材生產線”(下簡稱優棒線)。進入生產線前,每位采訪團成員都戴上了寫有“馬鋼特鋼公司”字樣的白色頭盔。
馬鋼股份特鋼公司棒材分廠副廠長于良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馬鋼特鋼公司“優質合金棒材生產線”是2017年4月破土動工,2018年8月建成投產,年生產能力是40萬噸,主要產品是16-90毫米規格的優質合金棒材,而優棒線的建成投產,填補了馬鋼優質合金棒材的市場空白,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零配件市場,以及軌道交通、風電能源等領域。
于良向采訪團成員介紹情況。
優棒線生產車間,懸掛著“敬業愛崗”“誠信共贏”等標語;車間的鋼絲欄上,懸掛著“效益誠可貴,安全價更高”等警示語。車間的液晶顯示器上則在顯示“安全檢查記錄臺賬”等明細。
優棒線車間內的安全警示語
大皖新聞記者看到,干凈整潔的主控制室內,一位工作人員正注視著“冷卻水調節閥集中控制畫面”,一絲不茍地記錄著數據,多臺液晶顯示器屏幕閃爍,科技感十足。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參觀優棒線主控制室
于良介紹,以前鋼鐵行業的生產全部靠人工,而現在產線的生產,全部是靠電腦控制,減輕了人工干預的風險和隱患,減輕了工人的工作量,也保證了整個產線的穩定性,產品質量也得到提升。“我們現在自動化水平提高,人員的勞動強度自然而然也就降下來了,因為自動化程度高了,產線出問題的概率小了,產能很好地發揮出來,產線的穩定性提高,工廠環境也比以前好了很多。”于良自豪地介紹說。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 實習生 王歡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