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日前,“政協江淮行”正式啟動,大皖新聞記者在蚌埠市采訪看到,政協委員參與的基層協商平臺,正在為百姓們解決身邊的煩心事,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其中,蚌山區雪華鄉(宏業村街道)第一社區“紅葉亭話”室外協商平臺,就幫助居民解決了單元樓漏水和光污染的問題。
迎山園小區是蚌埠市蚌山區宏業村街道第一社區下轄管理的一個生活小區,于2010年建成,共16棟,933戶居民。由于該小區建成時間較長,11號樓和12號樓的樓頂年久失修,往下滲水,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今年1月,社區通過協商方式,對紅葉山莊迎山園小區內11、12號樓漏水屋頂進行了維修。但近日,部分居民反映,維修屋頂所用的涂料反光,影響到了正常生活。
社區召開協商議事會解決小區難題
經過社區工作人員整理上報,社區“兩委”會議上,將居民反映比較集中的“解決迎山園屋頂涂料反光問題”作為協商議題,擬定初步協商方案后進行公示,并成立評議小組。隨后,在一居會議室,開展了包括社區“兩委”成員、社區監督委員會成員、“一組一會”居民議事會成員、轄區居民代表、政協委員、轄區單位代表(宏業村派出所所長)、專業人士和物業公司代表(雙喜物業公司)在內的“7+X”主體,共11人參與的協商議事會。會上,居民、各方代表平等協商,充分討論,最終形成了協商決議:7天內,物業公司配合專業人員對兩棟樓的屋頂維修材料進行涂黑處理,并負責后期的維護和管理;社區配合提供相關幫助。
通過滿意度調查,社區工作協商委員會對整改情況、評議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居民們也紛紛豎起了大拇指。該負責人表示,除了本次事件,第一社區通過“百姓點事、兩委提事、居民議事、與會決事、多元辦事、公眾評事”的“六事”工作機制,還解決了該小區治理中的一系列問題難題。“‘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已經融入到轄區居民生活的一點一滴中。”
近年來,第一社區踐行“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理念,著力打造“治理+”模式,將民主協商嵌入日常管理。而蚌埠市政協也積極搭建聯系平臺,發揮專委會的基礎作用、信息員的骨干作用和縣區政協的重要作用,聚焦一線設立界別聯系點、面向基層建立委員工作室,和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交流,廣泛收集民意,捕捉熱點、焦點問題,提交多項與民生相關的社情民意。針對群眾關心的小區現制現售水設備的水質問題,報送社情民意專報《關于加強對小區現制現售飲水機管理監督的建議》,蚌埠市相關部門立即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消除了飲水安全隱患,實現現制現售水的常態化監管。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