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前幾天,我國的“實踐十九號”衛星載荷交付儀式在北京舉行,此次交付的搭載載荷有主糧作物、經濟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種載荷等二十大類。這其中,就包括了由安徽援藏建設的太空育種。
據介紹,為服務當地所需,促進高原特色農業畜牧業長足發展,安徽援藏工作發揮優勢,在山南市錯那市建設首個高原航天育種重點實驗室,開展高原本土農業品種太空育種及擴繁研究。精選16個品種青稞、油菜種子,已由我國首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實踐十九號”送入太空并順利回收。30畝闊葉菊苣等6個品種“太空牧草”已成功在海拔4380米的高原草場扎根。
除了太空育種外,安徽援藏工作還在當地圍繞高原特色農業,助力產業發展。
在貢日門巴民族鄉,引入銅陵莓茶種植項目,打造“高原莓茶第一鄉”,建成高原莓茶種植、加工、展示和體驗綜合平臺,構建起一條完整產業鏈。在勒門巴民族鄉改造茶園693畝,成立農牧民茶葉專業合作社,引入黃山歙縣茶樹苗,打造高原茶“雪域毛峰”和“雪域勒紅”2個特色品牌,推進藏南茶產業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產銷,年產值達3000萬元。
在山南市,還引入民營企業開展野花蜂蜜產業合作,打造“西藏山花蜂蜜之鄉”。年產優質蜂蜜300噸以上,產值超1億元,帶動約1.8萬名群眾增收,已形成產銷一體化成熟產業鏈,走出一條蜂業與生態、科技融合的富民之路。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通訊員 鄭重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