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今年世界骨質疏松日的中國主題為“管體重、強骨骼”,并倡議社會各界共同傳播科學管理體重、強健骨骼的理念,以預防骨質疏松癥和脆性骨折的發生。
近日,發表在《中華流行病學雜志》的新研究也顯示,十月是老人受傷高發時段,其中以跌倒為最。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骨科主任醫師儲建軍介紹,老年人隨年齡增長、患基礎疾病、飲食生活習慣改變等,會出現骨密度下降和骨量降低等骨質疏松問題,容易導致老年人的脆性骨折。
遠離“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常言道,老年人的髖部骨折和脊椎骨折被稱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儲建軍直言:“老年人的這種骨折和骨質疏松密切相關,骨折后的危險因素很多,某些甚至會致命?!?/p>
儲建軍表示,老年人骨折臥床治療期間發生的褥瘡、肺炎、泌尿系統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多種并發癥是導致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因此,老年人發生骨折后要及時早期手術治療,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p>
然而,儲建軍也坦言,對于骨質疏松性骨折,手術只是“治標”,長期系統性的抗骨質疏松治療才是“治本”?!凹皶r手術可以有效緩解患者因骨折產生的疼痛和預防臥床并發癥?!眱ㄜ娬f;“而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必要時通過藥物干預等防治骨質疏松,才能真正有效增強體質和避免骨折發生。”
補鈣并非萬能,預防重于治療
那么,如何正確有效防治骨質疏松呢?儲建軍介紹,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青春期通常是骨量快速增長時期,30歲左右到達峰值,而后隨著年齡增長,骨量隨之下降。需要注意的是,骨質疏松一旦發生便不可逆,因此預防尤為關鍵。
“骨質疏松的根源是缺鈣。”儲建軍指出,中老年人應該從生活方式入手預防骨質疏松,首先要均衡飲食,增加飲食中鈣及適量蛋白質的攝入。而嗜煙、酗酒、過量攝入咖啡因和碳酸飲料等會增加骨質疏松的發病危險,應盡量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單純補鈣并不能完全解決骨質疏松問題,即使攝入足夠的鈣,但不能被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也不行。儲建軍提醒,接受陽光照射對維生素D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老年人應多參加戶外活動,適當增加光照時間,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
專家還建議,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密度可能會加速下降,應警惕骨質疏松癥狀等,廣大老年群體應做好定期體檢,通過骨密度檢查等手段,及時發現骨質疏松的苗頭,及早做好針對性治療?!叭绻呀洺霈F骨質疏松,要防止跌倒造成骨折,常見的骨質疏松型骨折有髖部骨折、脊柱骨折和手腕部骨折?!眱ㄜ娞嵝选?/p>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