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新時期,如何利用好優勢資源實現黃精產業新發展,是我們面臨的共同課題。第二屆九華黃精產業發展大會的召開,是我們全面謀劃道地藥材產業布局,實現黃精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0月11日,第二屆中國(池州)九華黃精產業發展大會上,安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謝瑞瑾在致辭中表示,該校將充分利用現有的人才團隊、創新平臺等優勢資源,為池州市的九華黃精產業進一步發展提供大力支持。
弘揚中華傳統藥食文化,促進九華黃精產業發展。10月10日-11日,第二屆中國(池州)九華黃精產業發展大會在池州市青陽縣舉行。本次大會由池州市人民政府、安徽中醫藥大學主辦;青陽縣人民政府、池州市農業農村局、安徽省中醫藥協會、安徽省中醫藥文化研究會承辦。省內外有關政府部門領導、省內外部分高校院所專家學者及中藥材等各領域企業家代表數百人出席大會。
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軍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池州市將九華黃精作為農業“首位”特色產業,堅持全市域協同、全鏈條融合、全方位投入,推動九華黃精產業取得了新發展:全市九華黃精種植面積超10萬畝,新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0個、總投資達24億元,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過140家,2023年全產業鏈總產值近30億元。池州作為全國黃精生產加工流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顯。
李軍表示,每年舉辦九華黃精產業發展大會,是池州市委、市政府著眼全局作出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既為聚焦行業前沿、引領科技創新,更為搭建交流平臺、促進產業發展。此次,池州市政府聯合安徽中醫藥大學,再度以會為媒、以會結友、以會興業,向各大院校、各家企業和各方資本發出誠摯邀約,期待與大家攜手邁上九華黃精產業的“黃金大道”,共同譜寫更加美好的發展新篇。
當天大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醫大師徐經世教授作主旨報告;天津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藥研發中心首席專家張鐵軍研究員、浙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院長秦路平教授、安徽中醫大學周安教授、安徽科技學院長三角功能農業(食品)研究院院長尹雪斌教授分別作專題報告,專家們圍繞九華黃精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與觀點建議。
會上,省農業農村廳還為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安徽青陽九華黃精栽培系統”授牌;同時舉行了“九華黃精”區域公用品牌發布儀式和品牌使用授權儀式,相關領導現場為當地首批八家九華黃精產業鏈企業正式授權使用“九華黃精”區域公用品牌。會上還舉行了九華黃精數字產業園項目簽約以及“九華黃精”冠名高鐵列車冠名儀式。
據悉,此次青陽縣以“九華黃精”冠名了以合肥為樞紐,途經池州站、九華山站,并廣泛覆蓋長三角各大城市的高鐵列車。
“北有長白人參,南有九華黃精”。青陽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汪峰致辭中介紹,作為九華黃精原產地和核心產區,青陽縣已有1500多年栽培發展史。近年來,該縣圍繞建設九華黃精“一縣一業”省級示范縣目標,持續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鏈條化發展,九華黃精品牌影響力、市場競爭力不斷擴大。
目前,該縣黃精種植面積達4.3萬畝,規模化加工企業14家,合作社、家庭農場近百家,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20億元,“青陽九華黃精栽培系統”成功獲評全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董文芊 大皖新聞記者 朱春友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