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初秋時節,走進大別山南麓的麻城菊花高科技產業園,形態各異的菊花正等待一場秋雨的洗禮后盛大開放,花農們正忙著移栽、補種。這里培育展示的菊花品種達2399種,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菊花種質基因庫。
9月26日,“千里躍進大別山”2024鄂豫皖主流網絡媒體行活動采訪團來到中國菊花之鄉”之稱的湖北省麻城市。近年來,依托菊花等特色花卉,麻城市“美麗經濟”效益日漸擴大,有效促進農民增收,鄉村振興不斷見實效。
菊花品牌越叫越響,帶動菊農增收致富
麻城菊花歷史悠久,福白菊品質佳,與浙江杭白菊、江蘇鹽城白菊齊名。位于黃土崗鎮的中國(麻城)菊花高新技術產業園,是麻城市重點招商項目,也是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代表性項目。
“菊花高新技術產業園的發展離不開一個能人。”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經麻城市主要領導多次深入開封洽談,終于成功招引了中國菊花研究會理事、開封市菊花協會會長、開封市園林菊花研究所所長、開封市首屆青年領軍人才徐頌文回麻城投資建設菊花高新技術產業園。“經過近年來的持續投入和建設,將過去用途僅為茶用藥用的福白菊拓展為具有茶、藥、食、觀賞、文創、旅游等多種用途長鏈條的菊花產業,開辟了黃土崗鎮菊花產業新天地。”該負責人說。
走進總占地面積1300畝的園區,滿目盡是爭奇斗艷的各類菊花,“今天天氣比較炎熱,再等一場秋雨來,喜歡陰天和雨水的各種菊花就會開的更多了。”產業園工作人員告訴采訪團成員,該園區不僅有觀賞旅游區,還設置了科普區、種苗培育試驗區、示范種植區,是湖北省首家以菊花科研、菊花種植、菊花精深加工、菊花產品銷售、布展、旅游服務、人才培養等一體化的科技型企業。
“我們按照三產融合的思路推進菊花產業轉型升級,使黃土崗的菊花更好看、更好喝、更好吃、更好賣。”黃土崗鎮鎮長岳春陽告訴記者,這里每年成功舉辦花朝節、菊花文化旅游節等四季節會,菊園景區年接待游客達60萬余人次。
“這幾年通過供應鏈建設延長產業鏈,從原有的單一種植到現在的種苗繁育、深加工提取、文旅觀光、大健康等方面不斷深化,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3萬畝,每年用工超過5萬人次,35家專業合作社,為5000多家農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岳春陽坦言,如今,菊花已經真正成為黃土崗鎮的致富之花、小康之花、幸福之花。
專業檢測機構加持,為菊花三產融合發展賦能
在麻城百里菊花風景畫廊中心地段、菊花公園核心區,有一個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麻城菊花創新中心。整個場館設計以菊花元素為主體,集中展示了麻城菊花歷史、文化、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成果。
“我們已經開發菊花系列產品10大系列、900余款,其中3款福菊產品成功亮相外交部全球特別推介會。”創新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麻城市以供應鏈思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圍繞推進菊花產業轉型升級,深度挖掘菊花茶用、食用、觀賞、保健、藥用、文化等內在價值。
“沒想到小小菊花可以做成這么多產品,還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展館內集中展示的豐富多樣的菊花產品,如菊花茶、菊花宴、菊花精油等吸引了采訪團成員的圍觀。養生菊花羹、福菊雙味丸、一品皇菊卷、菊香繡球丸……一桌秀色可餐的菊宴堂展品更是讓采訪團成員嘖嘖稱奇。
走進創新中心的“一體化”菊花科研孵化平臺,采訪團成員還深入了解了全國唯一的菊花產品專業的檢驗檢測機構。“我們有檢驗檢測設備160多臺(套),包括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原子熒光光譜儀等。”麻城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主任郝小丹介紹,該中心檢測能力覆蓋菊花類、菊花茶類、菊花功能飲品類、菊花酒類、菊花調味品類、菊花糕點類等共280個參數。
“我們能夠以供應鏈的思維,利用檢驗檢測專業技術,賦能菊花三產融合發展。”郝小丹介紹,該中心集產品檢驗檢測、標準研制、信息咨詢、技術推廣、人才培訓等功能于一體,通過對百里菊花風景畫廊和芭茅河流域沿線菊花等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的產品質量進行定性分析,形成“定性+定量”的檢驗檢測服務體系,助力四個安全底線管控,強化質量興農,推進“麻城福白菊”品牌建設,做強“福菊鏈”,圍繞打造“中國菊谷”,加快推進菊花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徐琪琪/文 胡偉民/圖
編輯 何錢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