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馬科技,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七家“鏈主”企業中,唯一一家商用車企業。早自1970年漢馬科技前身成立以來,就不斷釋放創新動能,引領民族汽車工業發展。從最初的機械維修車間起步,到如今成為全國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核心零部件和新能源商用車生產研發基地,為安徽乃至全國汽車工業史上都描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破土而出
“漢馬造”第一臺散裝水泥車
回顧漢馬科技集團 54 載崢嶸發展史,繪就了一幅光輝時代畫卷。
百業待興的 70 年代,第一代漢馬科技人響應國家號召組建馬鞍山市建筑材料機械廠,這便是漢馬科技集團的前身。
建立伊始,漢馬科技還是一個手工作坊式的小工廠,漢馬科技人憑借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專注于生產鋼筋切斷機、減速機等基礎機械產品,為國家的初步建設貢獻力量。
九年磨一劍。漢馬科技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開始書寫屬于自己的華章。在當時國家大力推廣散裝水泥的背景下,漢馬科技人抓住機遇,敢為人先,于 1979 年研發出第一臺散裝水泥車,次年開始批量生產。
跨越發展
全球專用車領域的領跑者
1996年,漢馬科技人再次緊跟時代步伐,抓住機遇,憑借在專用車領域的深厚積累,成功研發出第一臺混凝土攪拌車。這個時候,已經可以在車上進行水泥攪拌了,這在當時,是一個質的飛躍。
此后星馬混凝土攪拌車從深圳特區開始,憑借著過硬的產品品質和強大的品牌效應,迅速得到了市場的青睞。
漢馬科技除了立足國內市場外,還面向世界進行銷售,成為全球專用車領域的領跑者。在這一過程中,漢馬科技持續在專用車領域深耕,創新的步伐從未停歇。
不斷突破
發力自主創新之路
當時代的腳步邁入21世紀,漢馬科技大步進軍重卡市場,而首先面臨的難題就是重卡底盤。為了擺脫對外的依賴,更好地振興民族汽車工業,漢馬科技與日本三菱扶桑展開合作,借助三菱的技術自主研發自己的產品。
2004年5月31日,第一輛華菱重卡下線并順利投放市場,標志著漢馬科技的技術水平上升到了自主創新的新高度。
但很快,漢馬科技人意識到,想要創新、想要發展,只有引進來是不夠的,還要走出去。2005年,漢馬科技首次走出國門,出口海外市場。2006 年,漢馬科技代表國內整車企業,首次參加國際最高水平的漢諾威國際商用車展。
當時,國內重卡產品供不應求,但變速箱、車橋、發動機等主要依賴外部進口,漢馬科技又迎來了發展瓶頸。
曲折中前行,崎嶇里邁步。漢馬科技再次走上自主研發道路,聚焦國外高端技術,加以學習借鑒。
2012年在上海寶馬展期間,漢馬科技正式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漢馬發動機,填補了我國汽車行業在這方面的技術空白,成為“中國名片”。
引領轉型
領跑新能源重卡賽道
2018年,華菱新能源重卡產品投放市場,實力驗證口碑,市場占有率持續領先。在時代的浪潮中,漢馬科技成功從傳統燃油車輛制造商轉型為新能源領域的佼佼者,享有“電動重卡第一品牌”的美譽,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行業內的標桿地位。
2020年,漢馬科技又與吉利商用車集團深度融合,在吉利商用車全面賦能下,漢馬科技步入全新發展階段,開始在新商用汽車時代揚帆啟航。
近年來,安徽省將汽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大力聚焦新能源汽車強省建設,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了極具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漢馬科技,是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七家“鏈主”企業之一,并且是唯一一家商用車企業。
在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全方位賦能下,漢馬科技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綠色轉型升級之路,確定了“智能電動+醇氫生態”的技術發展路線,將于2025年12月停止傳統燃油車的整車生產,專注純電動、醇氫動力、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汽車業務當時。
今年,漢馬科技還公布了一系列舉措,為加速向新能源道路成功轉型蓄力前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通訊員 王藝 實習生 金迎樂 曾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