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古稱汝陰,又稱潁州、順昌。北宋時的潁州“襟帶長淮,控扼陳蔡;東連三吳,南引荊汝”,水路與京都汴梁交通很便利,其地位堪與洛陽相比。這個時期可以說是潁州歷史上的高光時刻,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六位有四位曾到潁州,他們是:歐陽修和他的學生蘇軾、蘇轍、曾鞏。此外,還有不少宋代名人為潁州揮毫潑墨。因此,詩話阜陽我們就從宋代說起。
講席嘉賓:
鄭虹霓,阜陽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后,碩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中心阜陽師范大學分中心主任,兼任中國詞學研究會理事、中華詩教學會理事、安徽省詩詞學會常務理事等。出版專著《唐宋詞對六朝文學的接受》、詩詞集《華章霓彩》《霓彩憶華章》等。
美麗風景
“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
“論起寫潁州的詩詞,首先要說的必然是一代文宗歐陽修。他關于潁州的詩詞有160首之多?!编嵑缒拚f,歐陽修喜歡潁州西湖的美景,在給韓琦的信中說: “汝陰西湖,天下勝絕,養愚自便,誠得其宜。”他也喜歡這里的淳樸民風,在《思潁詩后序》中說道:“皇祐元年春,予自廣陵得請來潁,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于時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被实v元年(1049),歐陽修以視力不佳為由,向朝廷申請由揚州調任潁州。來就任時,歐陽修舉家搬遷,他最小的兒子歐陽辯就是在潁州出生的。
第一次來潁,歐陽修就寫了多篇吟詠潁州風物的詩作。離開潁州后,歐陽修寫下很多思念潁州,表達自己歸潁愿望的詩作,退休也就在潁州終老。歐陽修對于潁州的四時風景都有吟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十首《采桑子》。在這組詞的小序中,歐陽修稱“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確立了西湖為潁州風景之代表的地位。
歐陽修在潁州時,他的學生蘇軾曾專程來拜望他。蘇軾因不贊成王安石新法,被外放出京任杭州通判,赴任途中,他約弟弟蘇轍一同來潁州探望恩師歐陽修。二十多天后,他倆與恩師依依話別,各自去為官的城市。沒想到,這一別卻是永訣。后來蘇軾來守潁州,也寫了不少詩詞,代表作是《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
霜馀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此詞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用追和歐陽修原作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懷念。
這首詞首兩句描寫了作者泛游潁河所見到的景致?!八拧眱勺纸淮髡叩綕}州時正值深秋,潁河也失去了春夏時期波瀾壯闊的氣勢。細流涓涓,水聲潺潺,在作者聽來,如怨如慕,恰恰吻合他此時思念恩師的心情。結尾將主旨進一步明朗化?!芭c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四十三年過去了,現在能記得醉翁的還剩下幾個呢?恐怕只有作者與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蘇軾用擬人的手法寫出歐陽修在潁州時常常夜游西湖,用西湖見證醉翁在潁州的所有功績。
蘇軾這次是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知潁州,在此期間寫下不少詩詞。蘇軾調揚州后仍懷著對潁州的美好印象,賦詩曰:“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
豐富物產
“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魚肥膾如玉”
潁州詩詞不僅記錄了西湖等地風景之美,也展示了此地的物產。歐陽修在潁州時,不僅常常泛舟西湖,還常坐船從府城沿清河一路向南,去焦陂游賞。因此,即使不在潁州,他也常?;貞浽跐}州的時光,如《憶焦陂》一詩寫道:“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聞花香。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魚肥膾如玉。清河兩岸柳鳴蟬,直到焦陂不下船。”在荷花的清香中品嘗新釀的美酒,下酒菜就是塘中出產的魚蝦,切開來魚肉鮮美白如美玉。焦陂在今阜陽市所轄阜南縣,至今仍是酒鄉。
說到潁州的飲宴文化,那也是源遠流長,歐陽修之前,當以晚唐許渾為代表。許渾有《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詩:“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边@是目前所見文獻中最早用“潁州西湖”之名的,也是保留至今的潁州西湖詩歌中年代最早的。
至于水產,美食家蘇軾自然不會錯過。歐陽修的兒子歐陽辯曾投其所好,贈送了一條大魚,并求詩。蘇軾欣然提筆,寫了《明日復以大魚為饋重二十斤且求詩故復戲之》。作為地方官,蘇軾一直很熱心水利建設,在潁州除了修浚河道,還曾因降雨少影響西湖水量而命人為魚搬家,并作放魚詩《西湖秋涸,東池魚窘甚,因會客,呼網師遷之西池,為一笑之樂。夜歸,被酒不能寐,戲作放魚一首》詩,其中有:“縱橫爭看銀刀出,巉灂初驚玉花碎?!痹娭械摹般y刀”就是銀刀魚,也就是淮河名產白魚,又稱“淮白”。
宋代知州蘇頌稱潁州“水泉魚稻之美甲于近甸”,潁州能成為酒鄉也是基于糧產地的優勢。宋時“潁壽”并稱,潁州是都城汴京的重要物資供應基地之一。到清代,著名詩人劉體仁也寫到了家鄉的魚肥水美:“淮上網船聚曉霜,小兒小女薄衣裳。賣魚歸去飛橈急,一道鱗鱗碎日光?!保ā稘O父詞》)“綠竹壓墻堤水平,嫩荷浮藻槳船爭。城中容易甘春去,又聽黃鸝第一聲?!保ā痘酆匉L》)慧湖,古時稱“東湖”,原為私家園林,位于阜陽老城東護城河外。近年慧湖景觀改造提升工程已竣工,疊石堆山,水清岸綠,是夏日賞荷的好去處。
“水甘物美、人文薈萃的潁州確實令人追慕,歷任地方官也多把水利治理放在首位,希望復現舊日繁華?!鼻宕急R見曾任潁州知府時重浚西湖,即將離開時寫了一組《留別西湖》,勾畫出重修工程竣工后的美景:“欲別西湖去,差排愿未酬。水心平倚檻,岸角遠登樓。亭佇瀟湘月,花邀笛管舟。何年駐旌旆,償此意中游?”
人文景觀
“一時冠蓋盡風流,天遣西湖在此州”
潁州詩詞記錄了平湖十里的自然風光、魚肥水美的物產,也書寫了很多人文景觀。
女郎臺: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就有記載,傳說是春秋時胡國國君因思念女兒所建,位于西湖東岸約一里的地方。歐陽修與梅堯臣、劉敞都曾吟詠過女郎臺。
薦福寺:是女郎臺附近的一處寺廟,歐陽修的好友劉敞、劉攽兄弟為其寫過多首詩作。其中,劉攽的《晦日自薦福泛舟女郎臺下又泛東湖》,詩題標明了這座廟宇的大致位置。
三橋:是歐陽修為連接西湖上的洲渚而主持修建的,他為三座橋分別命名“宜遠”“飛蓋”和“望佳”,并寫了一組詩。《宜遠》詩云:“朱欄明綠水,古柳照斜陽。何處偏宜望?清漣對女郎?!?/p>
清漣閣:西湖的西岸與女郎臺隔湖相望的一處建筑,是北宋名相晏殊知潁時所建。
聚星堂:歐陽修在潁州經常舉行詩會,分韻賦詩,互相爭勝。北宋文壇上著名文人宋祁、梅堯臣、劉敞劉攽兄弟及蘇軾蘇轍兄弟都曾參與并留下作品。詩會一般都是在什么地方進行的呢?使用頻次最高的當屬聚星堂。歐陽修對之前任潁州知州的劉筠、蔡齊、晏殊等心存崇敬,認為他們如同群星燦爛,所以將府衙內的一間廳堂命名為“聚星堂”。
會老堂:歐陽修退居潁州與好友趙概聚會之所。歐陽修退休那年,之前與他有約定的前副相趙概以八十歲的高齡自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來訪,知州呂公著也前來看望,三人在這里飲酒賦詩。這座宅院經修復后,作為宋代潁州西湖唯一幸存的建筑,被列為省級保護單位,在今天潁泉區生態園里。
六一堂:歐陽修在潁州時號“六一居士”,為安置自己的萬卷藏書,建了座藏書樓,樓名“六一堂”。
四賢祠:因晏殊與歐陽修、蘇軾、呂公著先后治理潁州,后人在西湖邊建了四賢祠。明代戲劇家屠隆曾慕名來拜,寫下《宿西湖四賢祠》,感嘆:“一時冠蓋盡風流,天遣西湖在此州?!?/p>
劉武穆公祠:“武穆”是取得順昌大捷的南宋名將劉锜的謚號,這座祠便是為紀念他而建,又名劉公祠,在阜陽老城墻西北角。順昌也是阜陽的舊稱之一,源自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宋神宗趙頊。在趙頊還是皇子的時候,他被封為潁王,封地即潁州。趙頊登基,潁州就成了所謂“潛邸”,到宋徽宗時就依例被升為順昌府。紹興十年(1140),劉锜堅守順昌城,大破金兀術,并派兵協助岳飛北伐。順昌大捷對南宋政權的建立與鞏固起到重大作用。清代詩人彭兆蓀對這場戰爭給予高度評價:“將軍一戰全江淮,半壁猶存趙家土?!闭f起來,阜陽聞名于世的特產——枕頭饃也與順昌大捷相關。據說,戰事發生正值新麥登場,為了支持宋軍抗金,百姓用新麥做成大饃帶入城內,宋軍每人發一個,餓時削一片充饑,困時枕頭而臥,因此又稱枕頭饃。
“守潁名賢留勝跡,偶觀亭榭倍依然。勛名不逐浮云散,景物當隨盛會傳?!彪m然物換星移,潁州西湖也幾經變遷,但前賢的詩句仍在流傳,閱讀詩詞讓我們夢回大宋,對阜陽歷史人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當代人有責任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地方文旅發展,讓詩詞文賦在秀美的園林水岸鮮活呈現,讓老百姓近距離接觸文化遺產,徜徉唐詩宋詞之中。”鄭虹霓說。
大皖新聞記者 陶娜
編輯 何錢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