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男孩小睿因側空翻摔倒骨折,省內外兩次尋醫,復位固定效果不佳后,骨折反復,最終家人帶他來到安徽省兒童醫院(復旦兒科安徽醫院)診治。日前,“小葉醫探”了解到,在經該院兒童骨科專家僅用手法整復保守治療后,患兒目前骨折恢復良好。
兩次復位固定療效不佳,患兒反復骨折
時間追溯到2023年10月,患兒小睿因側空翻時摔倒導致左前臂尺橈骨雙骨折,在當地醫院復位固定,因固定所用支架沒有超過骨折兩端關節,骨折斷端移位成角。而當地醫院并沒有在黃金一周內為患兒調整角度,導致骨折成角畸形愈合,骨折愈合緩慢,骨折后3個月仍有較大缺損。
禍不單行,患兒骨折4個月后,僅因手臂稍微用力支撐,導致原骨折處再次骨折,且在復位時再次發現骨折斷端成角的情況。患兒家屬隨即帶其至省外醫院求助,接診醫生使用了高分子管型石膏“肘關節伸直位固定”手法助其恢復,但因石膏體厚實,給患兒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同時,石膏體的移動也對療效產生影響,患兒經復查發現斷端角度增大,再次骨折風險較大。
骨折反復難治愈,焦慮之下,小睿一家來到安徽省兒童醫院(復旦兒科安徽醫院)就診,該院兒童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悅在詳細了解情況后,給出了手法整復的保守治療意見。
骨折優先考慮手法整復 注重患兒舒適度
“對于尺橈骨中段再骨折的學齡兒童,一是直接做髓內釘手術,二是可以先嘗試手法整復,如復位不佳再考慮手術。”袁悅表示,骨折的整復過程不是簡單的“拉伸法”,而是要充分矯正骨折成角并提供穩定有效的外固定,來維持骨折的復位和力線。
骨折手術會留疤痕,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嗎?“對于生長潛力大于2年的兒童,骨具備一定的生長潛力和塑性能力。”袁悅坦言,骨折患兒通常都應優先嘗試手法整復而非手術,盡量避免內固定手術后的二次手術可能。此外,袁悅還特別強調,石膏的固定不僅要穩定牢固,還應考慮患兒的舒適度和可攜帶性。
據悉,在經二次骨折手法整復五個月后,患兒復查發現骨折斷端成角已糾正,目前恢復良好。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通訊員 陳思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