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肥市區沿望江路一路向西進入高新區,途經望江西路666號——科大訊飛語音產業基地,來到小蜀山東路以西、望江西路以南附近,一個人工智能產業的科創新地標,正揚帆起航。
這就是被稱為“訊飛小鎮”的科大訊飛AI總部園區。
9月1日上午,隨著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將一個形似“星火”的鑰匙插在啟動臺上,“訊飛小鎮”正式啟用。
AI是當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最熱門的賽道,不僅自身是個大產業,更在改變著千行百業甚至人類社會在很多方面的運行邏輯和軌跡。
因為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AI企業的成長和匯聚,安徽在這條賽道上處在相對有利的身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6位。
那么,科大訊飛作為國內AI行業特別是大模型研發的領軍企業之一,啟用這一總部園區,對其在AI產業的進擊和突圍會有什么樣的助力?
作為重要產業地標的AI產業總部園區的啟用,會對安徽營造產業生態、聚合產業資源、鍛造產業優勢,產生怎樣的正反饋效應?
回答這兩個問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
從1999年到2024年,科大訊飛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歷經5次遷址。
“每一次產業基地的拓展,都預示著一次全新騰飛的開始。”劉慶峰說,從2011年那次遷址至今,訊飛的收入從5個億達到了200億,增長了35倍。
安徽AI產業的發展之路上,當然需要更多這樣的節點式、標志性突破。
被AI改變的“小鎮”
2022年6月,安徽印發《“科大硅谷”建設實施方案》,旨在立足合肥城市區域新空間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示范工程。
根據方案,科大硅谷先期規劃建設“一核兩園一鎮”功能承載區。其中,“一核”是“科大硅谷”核心區,“兩園”是蜀山園、高新園,而“一鎮”則是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詩意棲居的“訊飛小鎮”。
如今,科大硅谷建設已兩年有余,感召力、吸引力、影響力不斷提升,已落地創新型企業超千家。訊飛小鎮的快速建設,再次書寫規劃落實的“安徽速度”。
據悉,小鎮的核心特色是聚焦人工智能產業,圍繞建設“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界具有標志意義的高水平企業總部基地”“打造青年人才向往和匯聚的人工智能產城融合高地”的定位,以科大訊飛為龍頭企業,構建一個集科研、教育、產業化于一體的AI產業集聚區。
員工刷臉即可進入園區實現無感考勤;AI助手幫助員工進行日程安排、郵件處理;自動會議室設備控制、遠程會議、多語種實時轉寫等高效會議解決方案讓員工跨越語言障礙;AI技術為來訪賓客提供全方位服務……在科技感滿滿的園區里,大批AI技術應用場景同步落地,為員工提供“科技”與“溫度”融合的辦公生活新體驗。
此外,園區還能實時監測辦公區溫濕度、PM2.5等環境指標并聯動新風系統保持空氣清新,并運用先進的視頻分析算法,依據員工及空間環境數據,結合用電峰谷時段,有效減少無效電耗。
安徽科創的發展,不僅體現驅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支撐城市發展上,也體現在與市民息息相關的生活里。據悉,訊飛小鎮規劃之初,就充分考慮了“社區友好”和“市民開放”。
“我們將踐行完全開放式的‘鎮在園中,園在鎮中’的新型科技總部園區,讓市民可以自由地走進來,讓園區成為合肥市民的科技網紅打卡地,進一步回報桑梓。”劉慶峰表示,未來,訊飛小鎮將成為中國科技園區中極少數的開放式總部園區,就像國外可以自由參觀的大學一樣,對年輕人友好、對市民開放,這也是科大訊飛一直以來開放的產業創新精神和生態理念。
被星火點燃的“星星之火”
2023年以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認知大模型初步實現了向通用人工智能演進的“智慧涌現”,被公認為是人工智能發展史上一次重大技術躍升。
AI技術持續突破及其巨大的成長空間將會為整個產業鏈提供良好的發展動力,逐步從作為行業發展的有益補充,轉變為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真正核心競爭力。
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如何像水和電一樣,用科技紅利點燃千行百業的星星之火向上破局,展現更多用武之地?
作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也是安徽的科創代表企業,科大訊飛背負著更多的期待。
去年5月,在源頭核心技術的長期積累基礎上,科大訊飛正式發布“訊飛星火”,并不斷進行快速升級迭代。6月27日發布的“訊飛星火”V4.0,是目前唯一基于全國產算力訓練的全民開放大模型,綜合性能全面對標GPT-4 Turbo。
目前,“訊飛星火”已在教育、醫療、平臺與消費者、智慧城市、運營商等各業務賽道逐步形成產業落地成果。科大訊飛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在教育、開放平臺、汽車、智能硬件等多個業務領域均取得了顯著增長,推動營收、毛利雙雙增長19%,充分顯示了“人工智能+”在中國市場的生機和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科大訊飛上半年研發投入21.9億元,同比增長32.23%,占營收比重達23.5%。劉慶峰表示:“把現有的團隊發揮到極致,我們就可以把大模型這場仗打贏。訊飛為什么現在投這么多,就因為對未來有信心,不能錯失這一次大模型所帶來的革命性戰略機遇。”
隨著AI總部園區正式啟動,科大訊飛旨在進一步激活產業生態,集聚新質企業,在安徽形成人工智能產業新地標、新品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被“小鎮”激活的產業雄心
作為中國人工智能“國家隊”,科大訊飛點燃的這團“星火”,讓世界看到安徽科技的硬實力。
從十多位大學生校園創業到成為享譽盛名的上市公司,從研發條件只有60平米的實驗室到如今建設6000畝的訊飛小鎮,科大訊飛的壯大也是安徽人工智能產業一路發展的生動縮影。
20多年來,科大訊飛以全球領先的智能語音技術帶動上下游產業在合肥集聚發展。
目前合肥市人工智能產業集聚企業2400多家,構建了底層硬件、數據計算、基礎技術、智能終端、行業應用的全產業鏈條,人工智能產業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圍繞著科大訊飛,合肥打造了國家級產業基地——中國聲谷,這是全國第一個定位于智能語音、人工智能的產業基地。目前,中國聲谷還匯聚了華米科技、金山軟件、龍芯中科、四維圖新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
從中國聲谷龍頭企業到“科大硅谷”建設排頭兵,科大訊飛也邁上全新階段。
“希望科大訊飛繼續發揮龍頭牽引作用,吸引更多產業鏈優質資源、配套企業集聚合肥。”科大訊飛AI總部園區啟用活動現場,合肥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合肥將全力提供算力支持、滿足數據需求、開放應用場景、做好人才服務,共同把訊飛小鎮建成全球AI重鎮,打造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產業聚集地。
在人工智能這個賽道上,安徽一直跑在前列。據2023年賽迪智庫研究報告,安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6位。
近年來,安徽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全國率先開展頂層設計,明確了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行動目標和具體舉措。去年10月,《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發布,力爭到2025年,充裕智能算力建成、高質量數據應開盡開、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全國領先、場景應用走在國內前列、大批通用人工智能企業在安徽集聚、一流產業生態形成,推動安徽率先進入通用人工智能時代。
當前,正值通用人工智能的重大產業機遇。正如劉慶峰所說,“希望把夏天炙熱的能量轉化為秋天豐碩的果實”,安徽人工智能產業也將在這樣充滿競爭更充滿期望的新時代創造新未來。
(江淮觀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