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在校期間,我每年都獲得了國家助學金最高檔的資助。受政府和學校的多年資助,如今我即將邁入研究生階段了。”近日,安徽醫科大學2019 級臨床醫學(“5+3”一體化)專業的張同學告訴記者。
臨近九月,新學年即將開始?!霸诎不蔗t科大學,一般9月或10月,學校會評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需求的學生都可以申請?!卑不蔗t科大學學生資助管理科科長許玉說。
學生補助資金的發放,為部分學子送去了溫暖與關懷,讓他們的求學之路多些順暢、少些難處。
2024年,安徽全省各級財政將投入資金144.5億元,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較2021年增加9億元。受資助學生的人數也有所增長,預計2024年資助學生885.8萬人次,較2021年增加23.6萬人次。
在財政助學資金投入力度穩步加力的背后,是助學體系的持續健全和完善。
新的開學季即將到來,作為一項兜底性的民生保障措施,財政助學資金發放如何做到全覆蓋、便利化,讓需要受資助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順利走進校門,值得全社會各方關注。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惠民、公平、可及。需要這樣的溫暖光照,灑滿學子們的成長前路。
3個“全覆蓋”
“入學前,我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中有關于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介紹,便第一時間辦理了農村合作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本科5年內,每學年有8000元。到校后,我通過學?!G色通道’順利入學?!睆埻瑢W說。
張同學家是原建檔立卡、低保家庭,家中父親患病長期服藥,母親在家務農,經濟收入少,現在還有一個即將要上高中的弟弟,一直以來都受到國家和學校很大的資助。
在校期間,張同學每年都獲得國家助學金最高檔的資助4500元。
安徽的學生資助政策已實現教育各學段、公辦民辦各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這5個階段均已覆蓋。
例如,原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幼兒學前教育資助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高中階段,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實行分檔資助;高等教育階段,本??粕鷩要剬W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8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5000元等等。
“我省學生資助已形成了以政府資助為主、學校和社會資助為輔的學生資助投入體系?!笔∝斦d教科文處處長項立安說。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除了可以獲得政府資助資金,還可以申請學校補助、社會資金。學校一方面積極向企業爭取社會補助資金,另一方面在校內設立勤工儉學崗位,增加學生收入。如果學生的家庭發生了臨時困難,學校也第一時間發放臨時困難補助?!痹S玉說。
“學院和輔導員老師會在假期來家訪,送上慰問金。我還參加了學校的勤工儉學的工作,并通過自身努力獲得了‘普盛醫療十佳自強之星’獎金10000元、立方獎學金6000元。”張同學說。
許玉介紹,安徽醫科大學2023年共發放各類獎助學金2321.37萬元,其中包括省級財政資金490萬元。
大數據畫像
如何讓資金精準發放,注重公平?
自主研發智慧資助大數據平臺,探索大數據畫像的新模式,已經在安徽部分高校得到了應用。
安徽醫科大學利用大數據平臺進行“畫像認定”,以量化賦分的方式認定貧困生、區分困難等級,分析資助需求,實現精準資助。
安徽師范大學也是如此。采集學生的家庭及在校數據,建立可量化的評定指標體系后,利用學校大數據平臺“畫像”,通過隱形資助、“四暖相伴”“愛心超市”“一縷陽光微資助”等“菜單式”資助方案,按需精準資助。其中,隱形資助方式下,學生無須申請,學校就會直接將補助打入其飯卡中,保護了學生隱私。
財政、教育、民政等有關部門也采取了多項措施,促進有效審核,提高資金發放的精準度。
“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等部門制定出臺了《安徽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實施辦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如何認定,各地如何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實施辦法里都有規定,從而進一步提高資助精準度,做到應助盡助?!表椓舱f。
政府部門還會定期推送困難家庭學生信息,輔助各地各校精準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
如今,安徽省教育與民政、扶貧、殘聯、人社等部門的數據系統已經對接起來,實現了信息共享。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低保家庭學生、孤殘學生等特殊群體學生信息,全部納入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據庫。
審核環節是否便利?
“學校根據《安徽省學生資助資金管理實施辦法》,制定具體評審細則,組織實施各項獎助學金的申請與評審。”項立安說。
例如本??粕鷩抑鷮W金的審核,高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結合本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級認定情況,組織評審,提出享受國家助學金資助初步名單及資助檔次,報學校評審領導小組研究通過后,再將本校當年國家助學金政策的落實情況報送相關部門。
“一個都不能漏”
“我不僅完成了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轉崗工作,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也選到了一直熱愛的神經內科方向。”張同學說。
以往,有些孩子闖過了高考的獨木橋,卻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受到困擾、遭遇坎坷。
像張同學一樣,得益于日益健全的學生資助體系,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更從中獲得自強不息、全面發展的激勵。
安徽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精準資助,做到資助全覆蓋,一個都不能漏,幫助很多學子成才,保障了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多年來,財政資金持續投入,保障了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安心求學,資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促進受助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項立安說。
“選擇學醫是我從小的志向和目標,不僅可以解除父母的病痛,保障自身的健康,還可以在危難時刻拯救他人。”張同學說,對于未來工作,他想學習更多臨床專業知識,努力積累更多臨床經驗,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希望在科研上不斷進步、探索新知。
對每一個像張同學這樣的逐夢學子來說,“機會公平”的梯子沒有被撤走,也不會被撤走。
(江淮觀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