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8月20日, 記者從蚌醫大一附院獲悉,前日一例女性患者在該院成功開展人工心臟植入術后順利出院,其作為終末期心衰患者重獲新生,這標志著皖北地區開啟了首例人工心臟治療的新時代,造福于安徽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
術中
2019年6月,61歲蚌埠市民方女士因嚴重呼吸困難,前往蚌醫大一附院就診,明確診斷為“擴張性心肌病”,在急診內科及心血管科進行了規范的抗心衰治療后好轉出院,多年來反復就診于心血管科;2022年感染新冠病毒后,左心室收縮功能進行性下降;2023年底,藥物抗心衰治療效果不佳,在日常生活中,輕微活動便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生命危在旦夕。
“擴張性心肌病”終末期引起的頑固性心力衰竭是各類心臟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患者隨時可能出現心跳驟停、惡性心律失常、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危重情況導致死亡,安裝左心輔助裝置(也就是“人工心臟”)來代替部分心臟功能,是除心臟移植外盡快挽救患者生命的最佳選擇。人工心臟不是全人工心臟,而是植入式心室輔助裝置(VAD),作用原理類似于機械泵,功能是輔助晚期衰竭的心臟,搭建起患者心臟血液的輔助流道。作為醫院長期隨訪患者,方女士一直在等待人工心臟技術審批,8月份,方女士手術獲得審批,并通過了社會心理學的評估。
顯示圖
8月1日上午,“人工心臟”手術開啟,對于皖北地區首次開展的人工心臟植入術,蚌醫大一附院聯合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組織兩院心血管內科、心臟外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制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手術順利完成。術后經兩院多學科會診及密切監護治療,患者迅速康復,第2天順利脫離呼吸機,第3天可進行床上呼吸功能鍛煉及康復運動,第4天可以床邊站立及行走康復訓練,第11天患者各項生命指標明顯改善,活動耐力也逐步增強,達到出院標準。8月20日,大皖新聞前往蚌醫大一附院采訪獲悉,目前患者和家屬非常滿意,感謝醫生給了自己二次生命。
大皖新聞記者從蚌醫大一附院心臟外科手術專家處獲悉,“人工心臟”植入在我省蕪湖、合肥、明光等地均有開展和成功的病例,除了院方的醫療水平外,對于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和外部護理也有客觀要求,社會的關愛對于患者的遠期生存也是很重要的。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通訊員 王紅玲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