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沿蚌埠市主干道東海大道向東前行,便能看到一幢獨立的單體建筑,“中國傳感谷”幾個巨大的字樣格外醒目。大皖新聞記者從當地獲悉,這便是與位于合肥的“中國聲谷”、蕪湖的“中國視谷”并稱安徽人工智能產業“三谷”的蚌埠“中國傳感谷”。以“創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為城市新名片的蚌埠市,現已培育了北方微電子研究院、芯動聯科、希磁科技、有家硅光、依愛消防、雙環電子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構建了智能傳感材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和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該市智能傳感產業相關企業達 200 余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 50 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 40 家,涵蓋產業上下游各個環節,經濟規模總量超百億元。
“中國傳感谷”外景
8月12日中午,大皖新聞記者走進中國傳感谷。傳感器作為與外界環境交互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信息的主要來源,已成為決定未來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與基礎之一。同時,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的興起,促使傳感技術由單點突破向系統化、體系化的協同創新轉變,大平臺、大生態主導核心技術走向的態勢愈發明顯,并成為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布局的戰略高地。作為中國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之一,蚌埠已形成智能傳感器設計、制造、測試、封裝和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也是全省唯一同時擁有集成電路及 MEMS 晶圓生產線的城市。
展示廳內的產品展示
在參觀位于 A 區的安徽北方華鑫智感科技有限公司產品時,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傳感谷內組建的集傳感器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公司,華鑫智感公司的成立,加快推進了微電子院硅基微納制造“3+1+1”發展模式的落地,有力保障了重點產業布局和重大任務落實,其努力打造國內自主可控芯體最多、傳感器產品種類最全的聚集地的目標正在積極推進中。
延伸產品
安徽海車神馭無人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傳感谷C區首批入駐的企業,年初開始投產,作為專業立體安防無人裝備智能制造專家型企業,其研發中心位于蘇州、西安、寧波、深圳等地,智能制造基地位于安徽蚌埠、上海松江、江蘇淮安等地,負責人張立挺介紹,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算法、控制器和傳感器等軟硬件,蚌埠有很多的上下游企業在此聚集,加之區位優勢明顯,這就是企業選址中國傳感谷的動力所在。
海神產品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命脈,也是中國傳感谷強勁發展的動力。目前,傳感谷內組建了 MEMS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安徽省智能傳感器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多個創新平臺,形成了集智能傳感器設計、制造、測試、封裝和應用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體系。
采訪中,中國傳感谷所在的蚌埠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傳感谷計劃用五年時間,吸引國內外傳感器及物聯網 200 余家優勢企業形成產業集聚,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區,向千億產業集群邁進。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