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19年,將要升入初三的田原出現頸椎疼、流鼻血等癥狀,去醫院檢查后,確診患有嚴重的腫瘤,這一突如其來的狀況對他和他的家人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然而,疾病并沒有擊垮這個來自六安金寨的男孩,雖然化療中斷學業,但他以樂觀和堅強的態度來面對這一切,進入高中后,更是邊治療邊學習。
“只要不失去希望,會迎來柳暗花明。”近日田原向大皖新聞記者講述戰勝消極、走向陽光的經歷。在今年的高考中,田原以648分(物理科目組合)的成績被北京郵電大學錄取。
病痛來襲 他與自己作斗爭
至今,田原仍清晰記得2019年暑假發生的事情。當時因為身體出現的問題幾次去醫院看病,但一開始并沒有檢查出是什么原因導致的。田原的媽媽陳女士向大皖新聞記者回憶,最開始孩子說頸椎疼,第二次又說耳朵疼,當時這些并沒有太在意,后來孩子開始出現流鼻血等癥狀,也都去了醫院檢查。在2019年9月,田原升入初三一周左右,上課時聽課以及和人正常交流時感受很不好,而且被別人發現他的嘴部有點歪斜,這些情況引起了田原家人的重視。
田原的爸爸在外打工,因為田原上初三較關鍵,媽媽在老家陪讀。在合肥檢查出腫瘤病情之后,醫生的一句話“孩子病得這么嚴重,還想去上學嗎?”讓田原的父母意識到病情的嚴重,突來的變故給這個家庭籠罩上一層陰霾。
課堂上的田原。
在醫生的建議下,田原休學整整一年,輾轉北京、安徽、廣東等地,尋醫治病,做了大半年時間的化療。現在,田原仍要靠吃藥來控制病情,同時每半年還需要復查一次。在采訪中,田原表示病情有好轉,但還是明顯感覺到聽力上有些問題,說話時也帶有很重的鼻音。
“確診腫瘤后,有些不知所措。”田原坦言,治療過程很艱難,尤其是化療,辦理休學手續后專心就醫。但有段時間,田原內心世界有些消極。進入高中后,田原經常會因為身體吃不消的原因請假在家休息,不斷地吃藥、去醫院檢查,“有時候確實會感覺到深深的無力感吧。”田原表示,好在很多時候家人的關心和鼓勵,“咬咬牙振作起來。”
堅強面對困難 懂得父母的不易
在外打工的爸爸、陪伴孩子看病沒有經濟來源的媽媽,加上堅強的田原,這一家人令人心疼。對于孩子的病情,田原的媽媽陳女士有些自責。在爸爸媽媽眼中,田原一直是個很懂事的孩子,懂得家里的不易。確診病情后,田原沒有亂發脾氣,反而很多時候會去安慰媽媽不要太擔心。
田原在房間內整理書籍。
“孩子很堅強,住院化療期間,痛苦都是自己忍著,他的心態挺好的。”提及田原治療時的一些情況,媽媽陳女士話語間透露著兒子的堅強表現。
休學結束,重返校園后,陪讀的媽媽擔心田原消極,在平時總是找一些話題陪孩子聊聊天,在這個過程中,母子倆會交流溝通很多事情。今年母親節,田原將買來的花偷偷藏在書包后面,回家給媽媽一個驚喜。這是田原第一次給媽媽送花,媽媽為他和這個家付出了很多,看著辛勞的媽媽臉上露出笑容,他也很開心。
邊治療邊學習 再困難都堅持了下來
面對嚴重的病情,田原并沒有選擇放棄學習,他用自己的堅強和樂觀,與病魔進行著頑強的抗爭。雖然治療后重返校園能繼續上學,但田原每過一周就要請一次假去做檢查,進入高中后,媽媽很擔心這會耽誤他的學習。“他的老師們都特別好,尤其是班主任,每次請假回來落下的課,老師都單獨給他補,特別有耐心。”陳女士說,特別感謝一直對田原非常關心的班主任汪老師和其他的老師、同學們。
在床上學習的田原。
從小愛學習的田原,雖然因治療曾多次中斷學習,但重返校園后,他努力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因為患病,田原的耳朵聽聲音有些問題,讓他在英語聽力上很吃力,但即便如此,在今年高考中,田原的英語成績仍考到了131分。
班級里的同學們也關心著田原的病情,在休學大半年治療結束回來時,很多同學中考完離校前看到他,感到非常驚喜,還和他一起合影留念。“直到現在,還和很多初中同學保持聯系,他們早我一年高考,會給我分享一些大學的事情。”田原說,進入高中,很多同學幫助過他,“記得有一次,我第二天來上學,同桌直接把我的課堂筆記給抄好了,挺感動的。”
“只要不失去希望,會迎來柳暗花明”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今年的高考中,田原取得了648分(物理科目組合)成績,并成功被北京郵電大學錄取。提及高考,田原說,爸爸媽媽很辛苦,上大學后會繼續好好學習,爸爸在北京打工,平時只有過年才回家,考上北京的大學,一家人能在北京團聚。
回憶治療經過和那段難熬的過往,田原已釋然,對于未來,他對大學生活早有了規劃,“在學習之余,我想做一些公益上的事情,做一些志愿服務的活動。”面對生活的變故,已振作起來的田原說,“只要不失去希望,就會迎來柳暗花明。”
大皖新聞記者 魏鑫鑫 實習生 唐雪玲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