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支持合肥、蕪湖等有條件的市爭創國家級數據訓練基地;每年實現6000家以上企業與云資源深度對接;建成5G基站16萬個……近日,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下稱《行動方案》),提出到2026年,我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將位居全國第一方陣,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52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成立安徽數據要素創新發展聯盟
《行動方案》提出成立安徽數據要素創新發展聯盟,鼓勵數據要素型企業通過省數據交易機構進行數據產品交易。支持合肥、蕪湖等有條件的市爭創國家級數據訓練基地,培育數據采集、清洗、標注、測評等服務生態,支撐通用人工智能和行業大模型技術階躍。
在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方面,規范發展共享住宿、共享出行等共享經濟,創新利益分配等機制。加快優化智能化產品和服務運營,培育創新零售、無人駕駛、無人配送、反向定制等新增長點。
同時,超前布局未來產業,聚焦量子信息、通用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領域,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發揮行業頭部企業的牽引作用,開展通用大模型技術攻關和行業大模型研發,加速推進在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領域的應用落地。
6000家以上企業與云資源深度對接
我省將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皖企登云”提質擴面行動,每年實現6000家以上企業與云資源深度對接。積極開展“皖美工賦”、“品味新經濟”、工業數字孿生大賽、裝備產品產需對接會等活動,幫助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
在電子、機械、汽車、船舶、冶金、建材、化工、輕工、紡織、醫藥、節能環保等重點行業領域,推動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爭創“燈塔工廠”。每年實施億元以上重點技術改造項目1200項、新增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200家以上、打造省級數字化轉型典型項目100個。
同時,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打造一批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數字農業工廠,數字農業農村應用場景達到1600個。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打造網上“農交會”“苗交會”“茶博會”等。
培育5000名數字經濟技術技能人才
為大力培育引進人才,《行動方案》提出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編制重點領域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定期發布清單,精準育才引智。
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置集成電路、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等學科專業,開展交叉融合學科試點。充分利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培育數字經濟領域“五懂”人才。推廣建設產業工程師學院,數字技術領域占比不少于40%。、
實施數字經濟領域技術人才培育工程,到2026年,培育數字經濟技術技能人才5000人,數字經濟工程師2500人,數字經濟高級工程師500人。
千兆寬帶用戶超過1100萬戶
根據《行動方案》,我省將全面升級網絡基礎設施。加快“千兆城市”建設,實現城市、鄉鎮及重點行政村千兆光纖網絡普遍覆蓋,具備覆蓋1800萬戶家庭的能力,千兆寬帶用戶超過1100萬戶。加快拓展5G網絡覆蓋范圍,優化城區室內5G網絡覆蓋,推進5G網絡向鄉鎮和農村延伸,建成5G基站16萬個。
同時,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蕪湖數據中心集群建設,重點發展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推動智能算力重大項目向蕪湖數據中心集群集聚。支持蕪湖數據中心集群以外城市圍繞產業發展需要,積極構建城市內智能算力供給體系。探索布局城市算力網和城市數據場。到2026年,全省累計建成智能算力供給資源超過15000P。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