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朱灣鎮,有這樣一位特殊的教師,兩次入伍,退伍后投身于家鄉教育事業,成為一名音樂教師,退休后,依然義務支教30余年。他就是已經95歲高齡的嚴明友老師。
嚴明友近照。
在文工團深受音樂熏陶
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嚴明友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地介紹了參軍入伍的經歷。嚴老師講述,在他加入文工團之前,有一位女同志演唱的《黃河怨》令人潸然淚下,這時,她丈夫在前線陣亡的消息傳來。“領導讓她休息,但這位女同志表示要堅持完成演唱。”他記得,女同志特別堅強,表示丈夫是為了抗日而犧牲,她也要為抗日而唱。這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3 年,他第一次入伍,加入到文工團學習、演出。但因為年紀小,才13歲,所以僅僅待了五個月,就回來繼續讀書。“臨走的時候,主任說我現在年紀小,先回去好好念書,長大了再回來繼續參加革命。”雖然在文工團工作了短短數月,但嚴明友學會了數百首歌曲,《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新四軍軍歌》等。
1948 年,嚴明友二次參軍,在青年隊做文化教育工作,一直到1952年退伍回鄉。“《黃河大合唱》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嚴明友驕傲地介紹。聊起音樂,嚴明友便滔滔不絕。
放棄離休待遇支教30多年
退伍之后,嚴明友被安排坐辦公室當會計,但他并不喜歡這樣的工作,主動提出回到家鄉當一名鄉村教師。這一教,就是 38 年。“我喜歡當一名老師,覺得教學生們唱歌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1990年,嚴明友主動放棄離休待遇,從定遠縣朱灣中學退休。退休后,還繼續義務支教 30 余年。“給孩子們代課,能夠讓我的生活更充實,思想更充實,也能滿足孩子們對音樂的渴望,所以我說我不需要工資。”30多年來,嚴明友先后在朱灣小學、馬崗小學、復興小學等學校代課,路途再遠,也從不麻煩別人,再累,也不要學校一分錢的報酬。
曾榮登“中國好人榜”
嚴明友總說,我們是在為人民服務,再苦再累也能以苦為甜。今年,95歲高齡的嚴明友因患腦梗,身體情況不允許,才被迫停止了支教,但也擋不住嚴明友對講臺的熱愛。“我們光榮院旁邊有一個小學,叫明德小學,他們希望我能夠每周去給孩子們上一節音樂課,我知道孩子們是渴望音樂的,我就答應了。”嚴明友說道。
“音樂對孩子們來說是必需品,在給他們帶來快樂的同時,還能教會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生活。”嚴明友感慨而言。
記者了解到,嚴明友榮獲過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榮登“中國好人榜”。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姚一鳴 通訊員 甄長虹 梅良仿 李王昊 王周宏 實習生 胡從靖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