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24日,記者從安徽省兒童醫院(復旦兒科安徽醫院)骨科了解到,來自安慶的16歲少女媞媞(化名)是一位重度脊椎側彎患者,脊柱側彎達130度,在近期進行了分期手術矯正。矯正后媞媞的身高增長了11厘米,目前已經順利康復出院。
16歲女孩脊柱側彎身體幾乎呈“S型”
據悉,在媞媞6歲時,家人就發現她左右肩膀不等高,腰背不正,帶她到安徽省兒童醫院就診,當時被診斷為脊柱側彎。但由于年齡太小,側彎度數不大,可以進行保守,醫生建議戴矯正器具,并注意平時坐姿、站姿以及針對性的鍛煉。彼時,患兒因家庭因素沒有按醫師要求進行嚴格的支具佩戴和康復鍛煉,10年后的2024年2月,媞媞再次來到安徽省兒童醫院骨科就診,門診檢查側彎嚴重,脊柱明顯畸形,身高和心肺功能也明顯受到影響。
“測量她的脊椎側彎程度,發現側彎度數已達到130度,一般來說脊椎側彎大于45度為重度脊柱側彎,她的側彎問題已非常嚴重,身體幾乎呈S型,已經嚴重影響到她的心肺系統和生活了,必須進行手術矯正。”該院骨科主任醫師張亞鵬說。
兩次矯正手術后,身高增長11厘米
據了解,目前安徽省兒童醫院是安徽省青少年脊柱側彎唯一大病救助單位,報銷比例達70%,同時對貧困家庭兒童還有社會贊助。家長聽到這個好消息后,當即決定進行手術矯正。經醫院骨科專家團隊深入討論后,決定對媞媞進行分期手術。
2024年2月19日,媞媞進行了一期手術—顱盆環安裝牽引手術。術后在醫護人員和家長的共同關心照護下,媞媞恢復良好,側彎度降到78度,身高長高了8厘米。
3個月后,媞媞進行第二期手術—顱盆環牽引拆除+脊柱側彎畸形矯形術。手術長達10小時,非常順利,該院骨科護理團隊還從術前呼吸功能訓練、營養支持、心理支持護理和術后循序漸進予以心肺康復護理指導,并發癥觀察和早期干預,術后媞媞脊柱側彎矯正滿意,身高從162厘米增至173厘米,全家都非常開心。
醫生建議:脊柱側彎要早發現早治療
“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近視之后,危害兒童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據中華預防醫學會脊柱疾病預防與控制委員會前期流調數據,結合權威雜志、國內專家共識,預計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發生脊柱側彎人數已經超過500萬,并且還在以每年30萬左右的速度遞增。”張亞鵬表示,脊柱側彎是一種嚴重影響孩子骨骼正常發育的軀體畸形疾病。
引起脊柱側彎的原因有多種,先天性、特發性、神經源性、各種綜合征類等都可以造成脊柱側彎。但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相對比較常見,占所有脊柱側彎的80%,具體發病原因尚不明確,與遺傳、激素水平、結締組織發育異常、神經內分泌系統異常等因素相關,不良姿勢和習慣可能會加快脊柱側彎進展。
“脊柱側彎治療上主要還是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早發現的話可以進行早期的支具和康復鍛煉的保守治療辦法。”張亞鵬建議,如果不能早期發現或耽誤早期保守治療就需要手術,脊柱側彎手術創傷大、風險高,手術治療最終恢復仍然不如早發現后的保守治療結果。“雖然媞媞這次手術很成功家長和孩子都很滿意,但我們仍希望這種疾病早發現早治療。”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徐琪琪 通訊員 鄭瑞瑞 李品新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