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村民凌晨出行時,意外發現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在河邊爬行。隨后,當地林業部門與村委會和村民一起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將這只被確認的中華穿山甲放歸大自然。村民與專業人員合力保護野生動物的行為在當地成為美談。大皖新聞記者7月17日獲悉,目前這只2.5公斤重的穿山甲已順利回歸大自然。
7月12日凌晨4時許,天剛朦朦亮,池州市貴池區馬衙街道童鋪村的村民劉武君像往常一樣去殺豬場采購豬肉回來,當他行至自家門口南側的小河旁停下洗手時,隨行的小狗突然興奮地吠叫并沖向前去。
小狗的異常舉動引起了劉武君的注意。起初,劉武君以為是小狗在與路邊的小野貓嬉戲,但隨后傳來的不尋常叫聲讓他感到事情并不簡單。他迅速起身查看情況,隱約發現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正從河坎下的洗衣埠緩慢地朝路邊往上爮。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只穿山甲。
“我之前在電視上看到過穿山甲,所以盡管光線昏暗,我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它;而且我知道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劉武君回憶道。隨后,劉武君立即采取行動,小心翼翼地將這個黑乎乎的小東西放入自己的籃子中保護起來。待天色漸亮,他第一時間聯系了當地村委會,請求協助聯系馬衙林業站工作人員。
當地村委會對此事高度重視,迅速與當地林業部門取得聯系。經貴池區馬衙林業站工作人員確認,這只穿山甲確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中華穿山甲,體長約70厘米,體重2.5公斤,是一只成年穿山甲,且身體狀況良好,適合放生。
考慮到這只穿山甲的棲息地可能就在附近,為確保其能回歸自然找到同伴,馬衙林業站副站長劉廣紅及同事在向上級部門匯報后,決定在發現點附近對其進行放生。隨后,這只幸運的穿山甲被放歸大自然。
“我也覺得奇怪,穿山甲按理說都呆在山里頭,怎么會跑到我家門口來了。”對于這只穿山甲為何會出現在平坦的居民區,貴池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推測,可能是近期的梅雨季節雨水充沛,穿山甲原本生活的洞穴被水淹沒,迫使其逃離至附近區域。
據了解,中華穿山甲生性怕人,沒有攻擊性,經常在夜間活動不易被發現。中華穿山甲素有“森林衛士”“大地之子”之稱,每年可吃700萬只螞蟻或白蟻,對維持森林健康起到很大作用。
池州市貴池區林業局相關人員介紹,近年來,該局積極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據介紹,這只中華穿山甲為近年來貴池區境內發現的第二只穿山甲。2018年7月,貴池區墩上街道低嶺村兩名護林員在巡山護林時,也曾發現一只成年的中華穿山甲,后放生回歸大自然。
胡甜甜 劉廣紅 大皖新聞記者 朱春友 攝影報道(圖片由受訪人提供)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