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據黃山市氣息部門消息,7月15日該市出梅,今年梅雨期26天,與常年基本持平,梅雨強度為“偏強”等級。梅雨期降水特點為:雨帶南北擺動,強降水覆蓋范圍廣;累計雨量大,全市平均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二多;暴雨日數多、極端性強。7月15日起,主雨帶北抬,黃山市將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午后局部易出雷暴大風和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2024年梅雨特征
黃山市6月19日入梅,較常年(6月15日)偏晚4天;7月15日出梅,較常年(7月10日)偏晚5天;梅雨期長度26天,與常年基本持平;梅雨量較常年(449毫米)偏多8成;梅雨強度為“偏強”等級。
今年梅雨期黃山市出現六輪強降水和強對流天氣過程(6月19-20日、21-22日、23-24日、25-28日、30日至7月2日、7月10-14日)。全市累計有193個站點超500毫米(占比88.5%),其中156個超700毫米(占比71.6%)、63個超900毫米(占比28.9%),28個超1000毫米。
全市平均降水量818.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42%,排1961年以來第2位,少于1996年。全國共有7個國家氣象站降水量超過800毫米,前4位在黃山,最大黃山光明頂1060.7毫米。全國共有13個區域氣象站降水量超過1100毫米,其中有10個在黃山,最大歙縣昱嶺關1292.7毫米。
6月18日20時-7月14日20時累計降水量
全市平均暴雨日數5.8天,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三多,其中屯溪和黃山光明頂達8天。特大暴雨54站次,其中6月20日52個,最大屯溪區奕棋站(405.7毫米)。屯溪(308.3毫米)、休寧(258.4毫米)和歙縣(239.1毫米)3個國家站突破本站歷史極值,屯溪為首次出現特大暴雨。有56個站最大小時雨強超過50毫米,2個站超過80毫米,分別為休寧縣榆村藏溪90.5毫米(6月20日04-05時)和祁門縣金字牌83.5毫米(6月20日10-11時)。屯溪(51.4毫米,6月20日11-12時)和休寧(62.6毫米,6月20日11-12時)突破本地國家站歷史極值。暴雨綜合強度達最高“特強”等級,位列歷史第2位。
7月4-10日,黃山市出現晴熱高溫天氣,全市平均高溫日數5.2天,最多為屯溪區和休寧縣7天;最高氣溫37.2℃(屯溪區,7月5日)。預計15日起黃山市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以多云到晴天氣為主,午后局地易出雷暴大風和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受副熱帶高壓增強影響,15日起將有階段性晴熱高溫天氣,全市最高氣溫36~39℃,局部將升至40℃左右。
具體預報如下(預報時段為當日08時至次日08時):
7月25日至8月31日氣候趨勢預測
預計7月25日-8月31日,全市降水量較常年偏多1~2成。全市有4次左右降水過程,出現在7月29-31日、8月4-6日、8月10-14日、8月24-25日。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1.5℃。全市最高氣溫37~39℃,局部地區在40℃左右;高溫日數接近常年;主要有3次高溫過程,出現在7月25-26日、8月5-10日和8月13-25日。
出梅后,黃山市午后仍多雷陣雨天氣,可能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同時,7-9月也是臺風活躍期。建議防范臺風、雷電、局地強降水、短時雷暴大風等災害性天氣造成的危害。出梅后將進入盛夏晴熱天氣,相關部門需做好城市用電、用水的調度和防溺水工作;衛生防疫部門需做好防范食物中毒、高溫中暑及并發癥的應急處置工作;戶外作業者要加強防暑降溫措施。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