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中央媒體看安徽丨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接力為烈士畫像 用畫筆“逆轉”時空讓英雄與親人“團圓”

編者按

祭奠英烈,是緬懷、是追思,更是傳承。然而,在戰爭年代留下一張照片并非易事,很多烈士一生連一張照片都沒有,這讓很多緬懷與思念無處落地,也成了很多烈士家屬們心中永遠的遺憾。

自2021年11月起,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接力開展“為烈士畫像”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用手中的畫筆還原烈士的樣貌,實現烈士家屬與烈士的跨時空“團聚”。同時,也讓一段段感人肺腑的烈士英雄故事從歷史中走來,讓紅色精神在這片大地上賡續不斷、熠熠生輝。

7月5日凌晨四點,“00后”姑娘程功樂終于完成了眼前這幅黑白素描全家福——畫像上是一對年輕夫妻和他們12歲的兒子。

為了完成這幅畫像,這位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二年級學生,已經在畫架前不眠不休工作了20多個小時。

“難度最大的,是用畫筆讓‘時空逆轉’,將不同年齡段的三個人,以相同的時間點,‘還原’在一張‘合照’里?!庇昧θ嗳嗥v的雙眼,程功樂又將手機中保存的兩張畫像、一張照片與全家福中的三個人逐一“對照”:一張是一位看起來30歲左右、目光炯炯的軍人,一張是一位老態龍鐘的老婦人,一張是一位青春之年的戰士——他們就是素描上的一家三口,分別是1948年犧牲的父親王宗炳,60多歲時的母親和他們年輕時入伍的兒子王寶琴。

作為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紅色青春守護人”工作室“為烈士畫像”公益團隊大學生志愿者,程功樂此行的任務是:為這個被生死分開76年的烈士家庭,繪制一張全家福,并親手送到烈士后代手中。

志愿者根據烈士家屬的描述為烈士畫像。 王蓓/攝

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畫室陳列著已完成的部分烈士畫像。王蓓/攝

志愿者為烈士畫像。 王蓓/攝

伴隨鉛筆與白紙摩擦的沙沙聲,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此時的安徽宣城廣德市,朝陽已緩緩從地平線上探出頭來,一寸寸占領賓館外的馬路,程功樂和與她一起參加此次暑期社會實踐公益活動的20名同學,卻幾乎都還沒有入睡——他們正與時間賽跑,要在一周時間里,為廣德市14位烈士及家庭完成畫像,幫助他們完成一場跨越時空的“團圓”。

事實上,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里,這支由安徽師范大學400多名美院學生組成的公益團隊,已經完成烈士畫像近400幅,實現了近400個烈士家庭讓烈士“回家”、與家人重聚的心愿。

畫像

定稿、裝幀,沒有片刻耽擱,早晨七點半,“為烈士畫像”公益團隊一行踏上了送畫像回家的路途。

車上,剛剛睡著就被鬧鈴叫醒的程功樂,話很少。

“心情怎么樣?緊張嗎?”“挺忐忑的,不知道爺爺是不是滿意,畫得像不像?!甭牭匠坦泛椭袊鴭D女報全媒體記者的對話,帶隊老師、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紅色青春守護人”工作室負責人王偉轉頭沖她微微一笑:“你是咱工作室的老同志了,絕對沒問題!”

王偉的信心,來自這支志愿者隊伍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學生們在完成每一幅畫像時的全情投入。

“三年多來,我們幾乎每一天都與烈士‘相遇’?!蓖鮽ジ嬖V記者,每天都有全國各地退役軍人事務局和烈士家屬,通過各種方式聯系“紅色青春守護人”工作室。學生們在為烈士畫像過程中,與紅色青春和一個個保家衛國的紅色故事相遇,深受感動引領。

“一屆又一屆學生申請加入,我們的志愿者也從最初的6名學生黨員,發展到現在的400多名。在安師大美院,不少專業的學生幾乎都是‘為烈士畫像’公益活動志愿者?!蓖鮽ヌ咸喜唤^。

他們與烈士首次“相遇”,起始于2021年。

當年,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孟祥斌烈士的遺孀葉慶華女士,在全國十幾所高校發起“迎接建黨百年,為百位烈士畫像”大型公益活動。彼時,安師大學美院積極響應,學生紛紛報名,學院精挑細選出6名大學生志愿者,他們在短短半個多月時間里,僅憑證書上的名字和寥寥數語的簡介,就繪制出了4幅烈士畫像。

2019級學生志愿者段泓潤至今記得那段“煎熬又自豪”的時光。第一次接下任務,他們通過葉慶華與烈士家屬保持聯系。沒有照片,甚至因為年代久遠,家人對烈士的記憶也極其模糊,最多只有幾句關于烈士生平的描述,“只能參照烈士后代的樣貌,進行分析、復原。那些天,除了在教室上課,就是在畫室為烈士畫像?!?/p>

烈士宋連恒的妹妹已經86歲了,仍健在的家人中,只有她見過哥哥的樣子。段泓潤就根據她的口述進行樣貌復原:“半個月里改了十幾稿。最終,當她回復‘這就是記憶中哥哥的樣子’時,又榮幸又感動。”

一次次溝通、查閱史料,一筆一畫的描摹中,學生們仿佛“走進”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與一個個火熱的青春“對話”。

大學生志愿者朱東平,當時為解放戰爭時犧牲的烈士樊以清畫像?!傲沂繝奚鼤r只有21歲,我在作畫時的每一筆,都能感受到烈士用鮮血和生命守護著今天的和平?!?/p>

呂洪恩烈士1940年犧牲在送信途中?!八膬鹤訁窝邮Ω赣H的記憶,還停留在自己5歲時、父親穿著八路軍衣服的模樣?!迸臄z為烈士畫像的過程,大學生志愿者孫小可幾度落淚:“在和平盛世,送信只是一件平凡的小事,烈士卻因送信犧牲,把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國家。”

思念無形,他們卻用畫筆畫出了思念的模樣,讓烈士家人透過畫像,仿佛重回數年前一家歡聚的時光。

“很多烈士犧牲時連照片都沒留下一張,他們的后代數十年無處寄托思念?!比甓鄟恚~慶華清楚記得每一次將畫像送到烈士家人手中時,他們欣喜感動落淚的模樣?!案兄x學生們!他們不僅讓青年一代看清楚了烈士的模樣,還讓很多烈士后代圓了‘再看一眼父輩、祖輩’的愿望。”

回家

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兩個多小時后,終于抵達廣德市誓節鄉石鼓村。

88歲的王寶琴早已守在家門口,見到志愿者團隊一行,急忙迎上前來。“昨天你們走后,我翻來覆去沒睡著,腦子里總在回憶爸爸的樣子?!崩鮽サ氖?,王寶琴無法遏制內心的激動。

看到程功樂雙手送上的畫像,老人的淚水奪眶而出。

“像!太像了!爸爸、媽媽,我終于又見到你們了!媽媽,爸爸終于又回家了!”一遍遍撫摸畫像上父親和母親似正微笑的年輕面龐,長達76年的思念在這一刻噴涌而出:“爸爸1918年出生,在外干革命那幾年,我和媽媽很少能見到他。1948年被國民黨殺害時,他還只有30歲?!敝蟮膸资昀铮赣H帶著王寶琴艱難度日,直到在思念中離世。

一旁,送畫像“回家”的志愿者們也忍不住抹淚。

送烈士“回家”、與家人團圓,是葉慶華17年來的堅定選擇。2007年,28歲的愛人孟祥斌舍己救人犧牲后,“‘家’仿佛缺了一塊”。之后,她發起“讓烈士回家”志愿行動,為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尋親。十幾年里,她四處奔走,整理烈士資料、為烈士尋訪家人。“安師大美院志愿者團隊的加入,加快了烈士‘回家’的步伐,也讓‘回家’的烈士更具象可感?!?/p>

幾年來,對于這些為烈士畫像的大學生志愿者,葉慶華在感激與感動之外,更多了家人的親切感:“孩子們課業繁忙,卻不求回報,全情投入?!?/p>

接到為犧牲在解放戰爭中的東北野戰軍戰士李國恩畫像的任務時,“00后”大學生志愿者全家樂,獲得的資料僅是烈士20多字的生平介紹,“其中相貌特征不到10個字。反復修改了六七次,最后定稿時,眼淚一下出來了。我也成為‘送烈士回家’這件偉大事情的一分子!”

參加本次暑期社會實踐公益活動,是大學生志愿者張宇晨第一次與烈士家人面對面交流?!芭沂恐x應鳳犧牲時還懷著孩子,只有25歲,沒有留下后代。半天的采訪中,我們通過柏墊鎮退役軍人事務站的工作人員,輾轉找到了她的侄孫,所有能回憶起的細節,也只有‘她當時很漂亮,是鄉里第一個斷發易服的女性’這簡短的介紹?!睆堄畛砍两渲?,起型后與烈士后代反復確認,一次次修改,終于獲得認可:“像!特別是眼睛,很像!”

“一次次為烈士畫像、送烈士‘回家’,學生們也更理解了烈士的選擇、‘回家’的意義、團圓的價值。每一次全身心投入的繪畫,都成為學生成長的階梯?!弊鳛椤凹t色青春守護人”工作室負責人,王偉見證了一屆又一屆學生在參加志愿服務過程中,從稚嫩變得沉靜成熟,內心不斷豐盈,愛國之志勃發。

今年初,由全家樂執筆,他們將工作室第200幅畫像——孟祥斌烈士的全家福,送給了葉慶華?!翱粗~阿姨由驚喜到感動流淚,抱著畫像一遍遍呢喃‘祥斌,你也回家了!祥斌,咱們一家三口終于又團圓了!’我們在場所有人都淚流滿面。”全家樂記得,“那一刻就覺得,我們所有的不眠不休、廢寢忘食都特別有價值!”

三年多來,源于媒體的報道,來“求助”的烈士后代也越來越多。“幾乎每一天都能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線索,我們也盡全力幫助他們完成心愿?!蓖鮽フf。

葉慶華也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些可愛的大學生:每一次送烈士畫像“回家”,不管他們能否同行送畫,葉慶華總會錄制視頻反饋給他們,尤其要發給親手為烈士畫像的志愿者。

這些年,志愿者們也見證了一位位烈士“回家”的動人場面——

在山東,一位烈士贏得了家族的至高禮儀:全族人早早等候在村口,見到志愿者手捧畫像出現,全部跪倒在地,行跪拜禮;

在河北,為了迎接烈士畫像“回家”,烈士家屬將紅毯鋪了一路?!叭账家瓜肓藥资臧?!”手捧畫像,烈士后代慟哭不止;

在安徽蕪湖市南陵縣,抗美援朝烈士李家發的妹妹李家英,撫摸著畫像上哥哥的臉龐,一遍遍跟志愿者回憶她當年扯著哥哥的衣角送行時的情景……

傳承

上午11點,簡短的送畫像儀式后,王寶琴老人擦干眼淚,手捧畫像,希望與“為烈士畫像”公益團隊一行合影留念。

畫面定格,“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紅色橫幅,與全家福上微笑的面龐、老人欣慰的笑臉、大學生志愿者青春洋溢的面容同框,成為這個火熱夏日里格外動人的一幕。

“我是去年剛入校時,看到‘紅色青春守護人’工作室播放的宣傳片,就決定要報名加入了?!被爻搪飞希?023級志愿者姜津告訴記者,“看到視頻中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事跡、烈士家屬對他們的思念、師兄師姐們為烈士‘回家’所付出的努力,眼淚瞬間就流下來了?!?/p>

此次暑期公益活動,是19歲的青年姜津首次執筆,此行的任務是為廣德市桃州鎮的丁昌能烈士繪制畫像。在頭一天的家訪中,聽著烈士后代的講述,姜津好多次偷偷扭過臉去抹淚?!跋M覉坦P的畫像,能表達我對烈士最誠摯的敬意,報答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的幸福生活?!?/p>

不止姜津,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在安師大,“紅色”已成為“紅色青春守護人”工作室最鮮明的底色?!皞鞒屑t色基因,傳播紅色故事”,是接續加入的大學生志愿者們共同的心愿和追求。

“我是在聆聽師兄師姐們‘為烈士畫像’志愿活動宣講后,申請加入的?!敝驹刚呷覙氛f,“與過去聯考時為了過關、炫技不同,為烈士畫像,筆下更多了細膩、柔和和情感,仿佛為畫像中的烈士注入了精神、復活了生命,真正理解了‘為人民而創作’的意義與價值。”

20歲的志愿者程功樂說:“我大學的第一個暑假就‘泡’在山里,為一位77歲的老奶奶,畫她33歲就已犧牲的父親。每一次為烈士描畫、勾勒、鑄魂,都像跟烈士進行了一場對話,都是一次對心靈的洗禮?!?/p>

“我們寢室的同學都是‘為烈士畫像’志愿者。”志愿者朱苗苗說,就在今年6月,她剛為孫龍珍烈士和她遠在新疆的老伴于志林老人繪制了一張合影。“看到病床上的于爺爺,手捧畫像呼喊老伴時,我特別開心。”

在2022級志愿者俞家瑞眼中,最難畫的就是烈士的那雙眼睛。而為了畫好烈士軍帽上的五角星,他們反復查閱資料?!耙驗椴恢枚啻蟮摹Χ取?,才能畫出五角星那沉甸甸的分量?!?/p>

擔任“為烈士畫像”公益活動聯絡、組織工作三年多,王偉的感觸更深:“一張烈士畫像是跨越時空的相見,是點亮家屬等待的燈,更是紅色精神薪火相傳的銘記與傳承。每一次與烈士家屬面對面交流、每一次勾畫繪制、每一次錄制視頻、每一場傾情宣講,都是一場生動鮮活的思政課?!?/p>

幾年來,為了讓先烈們的紅色故事廣為傳頌,他們不斷拓展公益活動的內涵和外延:迄今已完成微視頻、微黨課制作98節,繪制革命故事繪本14冊,開展“與時間賽跑,記錄抗美援朝老兵故事”、赴烈士家鄉開展鄉村振興活動、‘大手拉小手’為烈士墓碑描金、繪制墻體彩繪等系列活動60余場。這支志愿服務團隊也先后獲得了2022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等多項榮譽。

全國各地越來越多黨政機關和社會力量的參與支持,紛至沓來:不斷有單位愿意捐款,印制革命故事繪本,贈送給中小學生;不少學校邀請他們為孩子們上“開學第一課”,為孩子心中種下紅色的種子;一個專注老照片修復的創業團隊,通過網絡聯系到王偉,愿意依據烈士素描畫像,免費做照片修復……

7月5日晚七點半,回到住地短暫休息后,王偉在晚間的“復盤會”上,堅持帶著學生們反思白天工作的不足、摳細節。“用認真執著的態度做公益?!蓖鮽フf,“這也是紅色精神在當下的傳承?!?/p>

“我們不斷完善宣傳機制、豐富內容供給、擴大工作成果,提升‘皖美青年’的工作覆蓋面?!标惷魃硎?,未來還將策劃開展“皖美青年上講臺”活動,邀請部分皖美青年代表作為青年宣講力量進高校、進基層分享青春故事,展示青春風采,凝聚青春力量,讓廣大青年學有榜樣、行有楷模、趕有目標,形成思想引領和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大合唱”。(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王蓓)

相關閱讀

懷寧縣雷埠鄉開展紅色教育活動賡續紅色基因

?6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來臨之際,為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懷寧縣雷埠鄉牛店村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紅色教育活動動賡續紅色基因。

七旬老人走失六天 阜南志愿者接力送其返家

據了解,老人名叫黎運清(化名),今年75歲,阜陽市潁泉區泉人。據老人講,老伴患病且殘疾,孩子們又不在家,自己照顧力不從心,心情煩躁,六天前從家里出走,沒有想到流落到阜南,幸而遇到阜南志愿者關心和幫助最終...

濉溪縣百善鎮開展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主題教育活動

清明時節,濉溪縣百善鎮黨員干部、中小學校廣泛開展了以“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為主題的清明節祭奠活動。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苗栗市| 呼和浩特市| 兴仁县| 永靖县| 墨脱县| 内乡县| 安顺市| 瑞金市| 宿松县| 板桥市| 西畴县| 马山县| 沅江市| 翁牛特旗| 柳江县| 姜堰市| 北安市| 大丰市| 南华县| 四平市| 阿克陶县| 闵行区| 吐鲁番市| 育儿| 常山县| 曲麻莱县| 新闻| 诸城市| 枣庄市| 宝坻区| 申扎县| 芦山县| 上犹县| 舟山市| 枣阳市| 竹溪县| 贵州省| 嘉善县| 兰州市|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