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5日,“安徽省張恨水研究會安徽新華學院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合肥舉行,安徽省張恨水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謝家順教授攜新書《人生長恨水長東——山水之間的張恨水故里》亮相揭牌儀式。早在上世紀80年代,張恨水研究會便在其家鄉安徽潛山成立,專門從事皖籍文學巨匠張恨水的研究。可喜的是,如今在合肥也成立了一代皖籍文學巨匠張恨水的研究中心。
“安徽省張恨水研究會安徽新華學院研究中心”揭牌儀式現場。
張恨水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在“安徽省張恨水研究會安徽新華學院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上,40多位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張恨水研究工作。專家們表示,該研究中心的成立,將張恨水的研究又延伸了一大步。
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方維保表示,張恨水的作品涉及新聞、公文、小說寫作等方面,可以看做“包羅萬象的寫作大學”,因此對張恨水及作品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朱萬曙表示,張恨水的研究方興未艾,張恨水的價值也需要重估,該研究中心的成立,恰恰能起到關鍵作用。
揭牌儀式后,《人生長恨水長東——山水之間的張恨水故里》正式與讀者見面。大皖新聞記者采訪獲悉,其作者謝家順教授一生都在研究張恨水,已出版相關學術專著5部,在權威刊物發表張恨水研究論文60余篇。
謝家順介紹,張恨水被老舍譽為“國內唯一婦孺皆知的老作家“,他是一座富礦,以他創作的3000多萬字作品壘起了“文學金字塔”,但在現實中人們對其又有諸多誤傳甚至誤解。謝家順一直想解開這個謎團,而要想最近距離了解張恨水,除了閱讀張恨水作品,就是那些有形的如故居等實體。
“張恨水居住的地方較多,當漫步徜徉在這些故居之間,他的整體風貌就呈現于人們腦海。”所以,謝家順用20多年尋訪張恨水生活足跡,積累了大量材料并寫成了這本書。此書引起在場專家們的討論,特約研究員李品齊認為,謝家順非常重視考據、論證,讓書在易讀的同時,又有權威性,將成為人們了解真實張恨水的不可多得的著作。“史海鉤沉不厭精。”安徽省張恨水研究會秘書長朱顯亮也表示,該書作者因占有大量史料,所以寫作游刃有余,水到渠成。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