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社近期啟動實施的“強省品牌計劃”,引發企業、園區、高校、城鄉等廣泛關注——
助力更多安徽企業提升品牌價值
安徽日報社近期啟動實施的“強省品牌計劃”,在全省經濟戰線上受到廣泛關注。一些知名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強省品牌計劃”為講好安徽品牌故事、展示安徽品牌形象提供了新平臺,將進一步提升安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更多的安徽品牌“走出去”。
“安徽日報社推出的‘強省品牌計劃’,通過講好品牌故事,共鑄品牌價值,對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翁清雄說,在市場競爭中,企業要謀求大的發展,讓產品走入千家萬戶,走出國門,品牌建設是必修課。
創品牌既需要企業苦練內功,也需要尋求專業化的外部支持。“安徽日報社擁有專業化的媒體資源,組織實施‘強省品牌計劃’非常合適,我個人也非常期待。科大的工商管理教育,重視企業案例教學,我們也愿意發揮專業優勢,助力安徽日報社深入挖掘本土企業的品牌故事,形成一些經典管理案例,讓安徽品牌故事走入全球商學院的課堂。”翁清雄表示。
品牌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安徽省質量品牌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心德表示,品牌的核心是價值,對內增強凝聚力,提升企業管理質效;對外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獲得市場的認可和消費者的信賴。安徽日報社“強省品牌計劃”是發揮媒體職能作用、傳播安徽品牌故事的一項創新舉措,讓更多人了解安徽、分享“皖美”品牌。安徽省質量品牌促進會將與安徽日報社協力同心,踐行“傳遞質量信任、引領品牌發展”使命,為“皖美”品牌走出安徽、走向世界,積極做好品牌培育工作,助力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安徽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東和認為,品牌是企業在市場上的重要資產,是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譽。加強品牌建設是滿足人們對于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但品牌建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策略。“強省品牌計劃”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通過做強領軍品牌、實力品牌、特色品牌、新銳品牌和國潮品牌,推動企業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鼓勵和帶動更多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安徽品牌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
助力更多安徽品牌脫穎而出
品牌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近日,安徽日報社啟動實施的“強省品牌計劃”,引發全省企業、園區、高校等各方關注。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該項計劃提供了更多的傳播資源,助力企業把握更多樣化的市場機遇,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推動更多安徽品牌脫穎而出。
“安徽日報社推出的‘強省品牌計劃’是對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的積極響應,是充分順應時代傳播特點,講好安徽品牌故事的一項創新舉措。”安徽農擔黨委書記、董事長方習利介紹,近年來,安徽農擔搶抓鄉村振興及全省農業轉型升級發展機遇,業務規模快速發展,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創新開發出農業產業鏈生態擔保和“黨建引領·碼上辦”業務模式,開發了一批具有地域農業特色的擔保產品,形成了接地氣、可復制、多樣化的產品體系。在安徽日報社的大力支持下,“安徽農擔”品牌效應日益凸顯。
方習利表示,未來,安徽農擔將一以貫之推深做實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服務好全省“三農”主體,擦亮企業文化品牌,愿與安徽日報社攜手,共同為高質高效的農業強省增添更多色彩。
省投資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張日升表示,多年來,省投資集團堅持服務發展、服務大局,承擔保障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引領產業升級、服務創新發展戰略任務,把皖投品牌建設作為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持續豐富、拓展和提升集團公司品牌內涵,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初步形成了鐵路投資建設、“基金叢林”、科創孵化、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系列品牌矩陣,接下來,將結合安徽日報社實施的“強省品牌計劃”,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優勢,加大新質生產力投資布局力度,深挖講好企業品牌故事,進一步提升皖投品牌影響力,勇當安徽打造“三地一區”、建設“七個強省”的投資先鋒。
品牌建設已成為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洽洽多年來始終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新鮮、美味的堅果類休閑食品,公司營銷網絡健全,產品不僅暢銷全國各省市,更遠銷至東南亞、歐美等近50個國家和地區,洽洽成為‘2024外國人喜愛的中國品牌’。”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公關負責人姚亞蘭表示,安徽日報社推出的“強省品牌計劃”,聚焦安徽品牌發展,凝聚專業資源,推動安徽品牌更快更好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希望通過與安徽日報社的“強省品牌計劃”加強合作,以食為媒,講好洽洽故事,傳播洽洽品牌,讓世界愛上中國洽洽。
讓更多安徽科創企業“出圈、出彩”
前不久,安徽日報社啟動實施“強省品牌計劃”,深度挖掘“與時代同行、與安徽共進”的品牌故事,在全省科創型企業中引發關注。一些企業家、行業資深人士紛紛表示,這項計劃通過全面的媒體賦能和品牌推廣,有利于安徽科創型企業塑造品牌形象,推動更多安徽科創企業“出圈、出彩”。
清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菊軍認為,“強省品牌計劃”的推出恰逢其時。“公司是清潔能源賽道的獨角獸企業,致力于打造品質優異、技術先進、綜合能耗低的光伏產品線。科創型企業的成長,既要加快創新研發步伐,也要注重自身品牌高質量建設。”張菊軍說,“強省品牌計劃”通過全面的媒體賦能,可以為科創型企業擴展傳播資源和渠道,增加曝光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影響力以及市場認可度。同時,還能為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這項計劃還將展示科技創新的優秀案例,有利于激勵科創企業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加快成果轉化步伐。
“科技強、產品強、品牌強、企業強”。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也是打造品牌的主體。“‘強省品牌計劃’的推出正逢其時。”聚變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婁云認為,品牌經濟是國家創新程度的重要標志,品牌建設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的力量。通過大力發展品牌經濟,強化自主品牌建設,利用科技的力量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將創新與品牌建設深度融合,能更好推動各優勢行業和龍頭企業創新發展,為新質生產力賦能,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科技創新是科創企業品牌的核心要素,企業品牌也能賦能科創企業成長。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代群說,科技創新是生產力,科技傳播也是隱形生產力。“強省品牌計劃”的推出,讓基層科創型企業感到振奮,感受到在自立自強科技創新路上強大輿論支持的陪伴。在傳播形勢深刻變化的今天,用主流聲音講好中國基層科創故事,用主流渠道傳遞基層科技創新的奮斗精神,不僅將安徽“創新名片”擦得更亮,也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了“安徽力量”。
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安徽日報社近期啟動實施的“強省品牌計劃”,在全省教育領域受到熱烈關注。來自本科院校、職業院校的學者們紛紛表示,該計劃體現了安徽日報作為省級黨報一以貫之的使命擔當,為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安徽日報社堅持社會責任和媒體擔當,聚焦省委、省政府加快打造‘三地一區’、建設‘七個強省’中心工作,積極組織報道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亮點,講好安徽發展故事,傳遞安徽品牌聲音,構建安徽品牌生態,書寫安徽品牌榮耀,正建設起傳播性廣、影響力強的區域品牌譜系。”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告學專業負責人羅銘稱贊。他認為,“強省品牌計劃”通過整合優質資源,精準把握媒體深度融合的時代脈搏,全面拓展和豐富了內容搭載場景,推動創新要素之間深度關聯、跨界融合,培育更多交互融合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充分發揮了品牌的驅動引領作用,凸顯了品牌的獨立性、效率性、互惠性。“此舉不僅加快了安徽品牌聚集協同發展,更是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從規模效應向品牌效益轉型的有益嘗試和生動實踐,為安徽品牌感染力、號召力、影響力、公信力的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羅銘說。
安徽工程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科技處副處長王鳳蓮表示,安徽日報社近期啟動實施的“強省品牌計劃”,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安徽建設“七個強省”奮斗目標的一項創新舉措,對進一步打造“皖字號”企業品牌形象、培育和形成企業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我校將始終堅持‘以工為主、支撐產業、服務地方’的辦學特色,充分發揮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特色學科和專業優勢,在創新體制機制、服務首位產業、推行‘科技副總’等方面進行充分實踐的同時,加強與安徽日報合作,發揮最大合力,服務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王鳳蓮說。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品牌已經成為一個組織高質量創新發展的重要軟實力。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汪全報和同事們認為,安徽日報社適時推出“強省品牌計劃”,必將賦能我省諸多企事業單位筑牢發展根基、增強發展韌性。“品牌管理具有雙重屬性,在數字經濟時代,暢談安徽品牌故事,繪制新圖景,鑄夢現代化,有助于深化品牌文化內涵和構建品牌生態圈,有助于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品牌創新和增強發展動能。”汪全報說。他還表示,建立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品牌,也是促進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安徽日報社啟動“強省品牌計劃”,有助于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影響力,促進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協同發展,希望借此契機共同推進提升安徽品牌建設,建設美好安徽。
發揮渠道優勢鍛造高價值品牌
安徽日報社近期啟動實施的“強省品牌計劃”,引起全省各地開發區、產業園區及園區企業廣泛關注。園區有關負責人、企業代表紛紛表示,“強省品牌計劃”提供了講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價值的平臺,用好這一平臺對于提升園區和企業知名度,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都有積極作用。
“安徽日報社推出的‘強省品牌計劃’對淮南高新區來說是一個有利契機。”淮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群告訴記者,淮南高新區正全力建設“安理智谷”、國家級孵化器、閔行·淮南科創產業園等產業孵化品牌,該區將充分發揮“強省品牌計劃”的傳播渠道優勢,展示園區科創孵化、產業培育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同時,“強省品牌計劃”對于提升園區的知名度,吸納優秀人才集聚,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近年來,淮南高新區與安徽日報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下一步將以“強省品牌計劃”為依托,推出反映園區及園區企業發展的系列品牌故事,展示園區發展的良好形象,不斷開創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構建創新生態、培育科創品牌對于我們科創產業園尤為重要,安徽日報社推出的‘強省品牌計劃’,提供了講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價值的平臺,用好這一平臺對于提升企業和科創產業園知名度,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都有積極作用。”銅陵科創產業園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凌昌盛表示,成立于2022年的銅陵科創產業園以國有資本為紐帶,通過投引科創項目并入園孵化的方式,促進創新鏈加速轉化為產業鏈“鏈頭”,推進科技和產業融合。下一步,銅陵科創產業園將積極借助安徽日報社“強省品牌計劃”,聚焦生命科學、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產業,鍛造更多高價值品牌,不斷拓展園區自身和孵化企業的影響力,把科創產業園打造成高能級創新創業平臺。
助力鄉鎮特色品牌強勢“出圈”
安徽日報社近期啟動實施的“強省品牌計劃”在全省各地鄉鎮引發強烈反響。各地鄉鎮有關負責人紛紛表示,“強省品牌計劃”可有效提升鄉鎮特色品牌快速、強勢“出圈”,為鄉村振興工作注入新活力。
“安徽日報社推出的‘強省品牌計劃’,是響應質量品牌強省戰略的有力舉措,通過安徽日報的媒介資源和權威平臺,對全省各地特色產業、品牌產品、優秀IP等進行宣傳、推廣,可有效提升鄉鎮特色品牌快速、強勢‘出圈’,并賦予全新的時代內涵,起到示范引領效應,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天長市秦欄鎮黨委書記徐家林告訴記者,該鎮將以“強省品牌計劃”為契機,主動對接、積極推介,把秦欄的企業、產品、文化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響,推動秦欄民營經濟由“鋪天蓋地”向“頂天立地”轉變。
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品牌建設越來越成為農村“換新顏”、農民“喜增收”的重要方式。“安徽日報社最近啟動的‘強省品牌計劃’,通過整合優質資源,全面拓展和豐富內容搭載場景,為鄉村振興工作注入新活力。”宿松縣長鋪鎮黨委書記陳永坤告訴記者,該鎮將積極加入“強省品牌計劃”,以農固基、以文鑄魂、以旅增彩,馳而不息打造“文教強鎮 書香傳家”文化品牌,將鐵寨柑橘、荊安豆條、橫山油茶、馬塘火龍果等“一村一品”優勢充分彰顯,把農業發展、文化傳承、休閑旅游等深度融合,讓農業增效有路、農民增收有方。
“安徽日報社近期實施的‘強省品牌計劃’,為我們文化產業發展、旅游品牌塑造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這有助于提升我們文旅資源的吸引力,從而提高我們的品牌效應。”當涂縣太白鎮副鎮長陳雅雯告訴記者,下一步,該鎮將積極借助安徽日報社“強省品牌計劃”的優質傳播力,聚焦文旅融合、文化品牌,不斷加大文旅產業的影響力,推動鄉村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據安徽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