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最近,安徽宣城市郎溪縣的王薇在西安街頭對詩的視頻火了,引得網友紛紛為這位來自安徽的“才女”點贊。
6月28日,大皖新聞記者采訪到王薇,聽她述說自己與詩詞結緣的故事。
街頭對詩,酣暢淋漓
王薇今年57歲,退休前任郎溪縣郎步街道工會主席,目前任郎溪縣郎步街道老年支部書記。6月17日,王薇來到西安大唐不夜城,碰到博主“長安趙子文”便主動上前請求對詩,在這五六分對詩過程中,王薇反應迅速,對答如流。
晚上回酒店后,王薇覺得沒有盡興,便在第二天再次來到大唐不夜城,碰見了博主“小陜西吖”,這次的對詩持續了40多分鐘,從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激烈程度讓博主發文稱“你能體會到街頭對詩40分鐘的酣暢淋漓嘛,小陜西對得滿頭大汗!”
考慮到第二天要早起趕飛機,40多分鐘后,王薇不得不終止了對詩。王薇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她沒有統計過自己的詩詞量,在西安街頭的對詩只是一小部分,并且沒有難度。在對詩視頻下方,網友紛紛留言:“李白把詩情帶到了安徽宣城,宣城大姐又把詩情吹到了長安。”“宣城郎溪的才女口若懸河,對答如流,佩服佩服!” ……
“以前也刷到過這幾個博主,看過別人對詩,我心想這不是很簡單嘛?沒有什么難度啊。”于是,王薇在想自己如果也嘗試去對詩會是什么場景。“就怕自己上前去一時間腦子短路想不起來。”
不過,實踐證明,王薇對答如流,絲毫不慌。“這幾場街頭對詩結束,讓我覺得酣暢淋漓,因為平時不會和同事、同學講詩詞,偶爾說兩句還有人說‘酸’,街頭對詩正好給個機會讓我釋放一下。”王薇笑稱。
愛好驅使,誦讀品鑒
能夠讓文學博主“滿頭大汗”,擁有如此多的詩詞量,王薇是如何做到的?“我喜歡詩詞好多年了,時間都記不清了。不過我記得上世紀80年代剛剛工作時聽廣播,有個節目叫《閱讀欣賞》,里面經常講解古詩詞,一講都半個小時。主要對古詩詞進行賞析,我能從中了解詩詞的創作背景,理解詩詞意思。”王薇說,詩詞理解了就好記憶了,不需要死記硬背。
“大家都講滕王閣序難背,主要是里面典故多,有的字詞也生僻,但如果理解了就很好記住了。”王薇對滕王閣序、長恨歌、琵琶行等長篇詩詞也是熟記于心,能夠全文背誦。“比較簡單好記,以前記憶力好,記得住,因為喜歡詩詞,后面陸續回味一下就行了。”
在采訪中,王薇還提及自己最喜歡的詩人是蘇軾,愛讀蘇軾的詩詞。“因為蘇軾有人格魅力,在艱難困苦面前擁有豁達的心境,還有劉禹錫被貶半生依舊樂觀豁達。”王薇說起詩人、詩詞便滔滔不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不是中文專業,就真是喜歡,靠自己愛好,愛好才能記住。網友說我是語文老師,其實不是。”王薇說,還有人質疑她是不是有提詞器,“怎么會呢,那反而弄巧成拙。”
詩和遠方,心中向往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西安街頭對詩后,王薇還介紹了自己的家鄉安徽宣城,“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不都是在我們宣城嗎,說到李白,還有李白寫的秋浦歌在池州,我當時有點緊張,沒說太多,不然把整個安徽都介紹一遍!”
圖為王薇在貴州鎮遠古鎮。
王薇愛家鄉也愛遠方。詩和遠方是多少人心中的向往。王薇也是一樣,她不僅酷愛詩詞,也喜歡旅游。她稱自己是“跟著詩詞去旅行”:因“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去感受西安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去蘇州逛一逛;因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去揚州走一走……
圖為王薇在西遞。
“以前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出去旅游,現在退休了就可以跟著古詩詞游遍祖國大好河山,詩詞中描繪的場景那么美,一定去實地看看。”王薇說,到了實地可以感受詩人的心境,被詩歌里蘊含的感情所打動。
從去年開始,王薇便經常外出旅游。“不遠的地方就自駕,遠的就跟團。”王薇告訴記者,她目前已經去了西安、貴州、揚州、鎮江、蘇州、黃山、九華山等地旅游。接下來還會約著朋友去更多的地方走走看看。
對于自己對詩視頻的爆火,王薇淡定中也有欣喜。“看到對詩視頻點贊量挺高的,很欣慰。因為最近幾年越來越多人關注我們的傳統文化,這很好。”王薇說,希望大家可以多看看古詩詞,喜愛中國的傳統文化,把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通訊員 朱麗萍(受訪者供圖)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