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摩托車實在是個好東西,因為它比我們強大。在這片荒茫茫的大地上,它輕易地就能把我們帶向雙腳無力抵及的地方。"《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這樣表達她對摩托車的喜愛。從普通摩托當代步工具,到"摩旅"摩托馳騁大江南北、雪域高原……同樣喜愛摩托車的王開東,來自安徽合肥,目前在北京工作,從去年開始,40多歲的他一個人一輛車,開啟了精彩的摩旅生涯。
合上頭盔,拉起油門,任疾風呼嘯,王開東已從北京騎行去過海南和西藏。下一站,王開東計劃騎行去往俄羅斯。
從代步工具到"摩旅"摩托
出發前做了不少準備
"從網上看到騎摩托旅行的視頻,就感覺很酷。"提起為何會愛上騎行,王開東如此說。王開東畢業于蕪湖一所大學,目前在北京工作。2022年,王開東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看到有人騎摩托長途旅行的視頻,雖然不簡單,但在旅行中會收獲很多,這讓他動了心。
提起摩托車,王開東說,不管在哪里工作,他都喜歡騎車上班,在來北京之前,他經常騎摩托車上班,來北京之后,換成騎電動車上班,"我年輕時就會騎摩托,那時把它當交通工具。"
在成都騎行
"出發的勇氣很重要。"王開東說,他一邊在網上看一些摩托車的款型,另一邊在北京報了駕照班,考取騎行摩托車所需要的證照。成功拿到騎行證照后,經過一番選擇,并參考了網上的一些意見后,王開東花了27000元購買了豪爵鈴木TR300,"落地的話,總共3萬多元。"
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對路線的基本了解、隨身攜帶哪些物品,以及一些突發應急措施等等。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一個人一輛車就這么上路了。
第一次長途騎行去了海南
前后騎行10多天奔波數千公里
2023年1月,王開東開始了第一次的騎行之旅,從北京前往海南。王開東說,從北京出來后,途經河北、河南、湖北等多地,為了盡早避開北方的風雪,每天的騎行長達數小時。鑒于所騎摩托車加滿油可以跑400公里左右,王開東說,出發的前幾天,每天車子都要加油。
王開東是個摩旅新手,購買的摩托車是中等排量。在騎行多日后,王開東談了自己更具體的感受,騎摩托車和其他的旅行方式完全不同,"在摩托車上,感覺整個人和風景、周圍的一切融在一起。"支撐王開東騎行的重要工具是手機地圖軟件,他說騎行基本都是按導航來走,但沒法走高速。
在海南騎行
在騎行中,多次倒車讓王開東難忘。每每都會提前預訂賓館或旅社,在一次即將到達旅社門口時,因為燈光很暗沒看清,他連人帶車翻倒,好在速度不快,沒有受傷。
摩友碰拳致意
"海南太適合騎行了,路好、環境好、風景好。"成功抵達海南后,王開東進行了一周左右的環島騎行。結束騎行后,王開東將摩托車托運,自己坐飛機回北京。
歷時60多天的西藏之旅
攜帶設備記錄沿途風景和經歷
2023年4月在做完一次小手術后,當年9月,王開東騎車開始了西藏之旅。除了以往的各種補給用具,帳篷,太陽能充電裝置外,這次隨身攜帶的還有電腦、無人機等拍攝設備,以及應對高原反應的藥物。
騎行中隨身攜帶的設備
從北京騎到西安后,王開東沒有騎往成都,而是去湖南繞了一圈,后來經貴州遵義到了成都。從成都騎行至川藏交界處時,這在王開東看來才算是真正踏上西藏的路程。入藏騎行的困難很多,因設備多,首先是用電問題,"手機、相機等會靠帶太陽能裝置充電,但其他設備卻有充電難題。"
另外就是防水,在騎行中因為一次漏水,王開東背包里的電腦進水短路。入藏后每天的騎行時間有所控制,王開東用設備記錄下沿途風景和經歷,但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有時也很累,很辛苦。
雪地里獨自騎行
最讓王開東難忘的是進入無人區的經歷,雖然在一些摩友那里獲得一些信息,但進去后遭遇不少意想不到的困難。好在王開東獲得了當地居民的幫助,遇到一位從事物資補給運輸的卡車司機,在其家里住下,并在其幫助下離開無人區。西藏之旅前后歷時60多天,給王開東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也拍下很多素材,讓他收獲滿滿。
長途騎行有自己的準則
下一站將前往俄羅斯
隨著騎行久了,王開東甚至從中悟出了一些人生道理,"在摩托車上,我無限接近自然,這或許是一種新的探索世界的方式。"王開東說,在長途騎行中他也有自己的準則,那就是"行穩至遠",不闖禁摩區、不非法改裝、不危險駕駛……不追求速度,在平時會深入了解和學習交通法律法規等。
騎行之旅少不了露營
王開東說,他最近這段時間都在為騎行國外做準備,按照計劃,他將在下個月從中國騎行前往俄羅斯。在這之前,王開東做了很多功課,向有經驗的摩友請教,充分了解相關的準備和條件等等。在王開東看來,目的地并不特別重要,享受旅行的過程,他也會將旅程經歷記錄下來,未來考慮開通社交賬號進行分享。
大皖新聞記者 魏鑫鑫 實習生 唐雪玲(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