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梅雨季強勢開場。黃山歙縣汛情暫緩,六安、安慶再現強降水,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于6月21日晚發布指揮部1號令。面對這場防汛硬仗,安徽各級各有關部門緊急行動起來,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防汛救災的第一線,我們不僅看到了救援人員的全力以赴,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無人機、衛星通訊、指揮車……眾多“硬核”科技集中亮相,在防汛救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為災區人民筑起“生命線”!
看得見
全面偵察災情真實呈現
安徽省應急指揮中心大屏畫面實時傳輸
實時畫面傳輸
防汛搶險救災中,看得見是第一步。災情偵察關系到救援現場的力量部署、戰術響應、作戰展開、作戰安全防范等全鏈條,貫穿整個救援作戰行動的始終,直接影響應急救援效率。
6月20日,黃山歙縣汛情告急,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緊急派出兩輛應急通信指揮車,包括1輛小型通信保障車、1輛中型通信指揮車,組成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移動指揮平臺。
這兩款通信指揮車配有便攜衛星站,深入一線現場后,可以完成現場音視頻采集與回傳任務。在沒有通信信號的區域,可通過天通衛星終端,依舊能夠實時完成應急救援語音、短信、視頻的傳輸。
參與災情勘測的還有眾多無人機,特別是人員、車輛無法到達的區域。
黃山災情發生后,歙縣小溪村、清溪村、古祝村、森村等村莊出現交通中斷,這些村莊位于深山之中,無人機沿著山路一路前行,及時發現山體滑坡所處的位置,給后續指揮提供依據。
調得準
指揮調度如有神助
在防汛救災中,調度指揮十分關鍵。有了科技手段助力,無論是在后方決勝千里之外,還是在一線臨場指揮,都能游刃有余。
在安徽省應急指揮中心,預警指揮系統通過接入水利、地質、氣象、消防等多平臺監測數據,可綜合水雨工情、氣象預警、防御工程等信息,同時打通省市縣區視頻會商通道,充分實現防汛指揮調度信息共享、科學決策、精準調度、高效協同。
在防汛救災現場,同樣有高效的應急指揮設備。安徽消防救援總隊將消防應急指揮車開到了災區一線,讓一線指揮調度人員精準調度、科學指揮,及時會商搶險救災方案。
救得快
一鍵調派快速抵達
聞令而動,“快”字當先是搶險救援成功的重要保障。科技手段不僅大大加速搶險救災的速度,也直接讓災區人民群眾受益。
21日起,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協調調度安徽省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安徽漢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各派出一架直升機,從霍山、寧國、徽州師院等地起飛,裝載礦泉水、方便面等食品,以及發電機等救援物資,分批次向被困村莊進行空投。直升機的出動,大大縮短了時空距離,為應急救援贏得了更多寶貴時間。
快速恢復供電過程中,“硬核”科技裝備的作用極為突出,效果極為明顯。宣城、安慶、銅陵供電公司馳援黃山,其中,宣城供電公司500千瓦應急發電車,重點保障歙縣中醫醫院。
中國安能合肥分公司攜帶應急動力舟橋趕往現場,架設舟橋,為災區救援打通道路。
科技抗災,事半功倍。“硬核”裝備,在此次防汛救災中大顯身手,為做好防大汛、救大災、搶大險提供有力支撐。(文圖均據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微信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