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但引江濟淮工程卻將數百里之外的水源引到亳州市利辛縣的農田里,讓萬畝良田“喝上了”引調水,讓“遠水也能解近渴”變成現實。
根據省水利廳的統一調度,引江濟淮利用菜子湖線路引調水源,通過派河口泵站、蜀山泵站提升經東淝閘調入淮河干流,再經西淝河一路北上,最后供亳州地區群眾飲用和農田灌溉。
西淝河北站,引調水正源源不斷涌入亳州境內
在利辛縣展溝鎮,當地政府正采取二級提灌方式,從引江濟淮(安徽段)江水北送段闞疃南站提水造墑播種。展溝鎮地勢低洼,境內水系發達,蘇溝、茅溝和西淝河三條大河貫穿全境,為當地的水稻種植提供了豐富的水源。但由于今年5月份至今,降雨持續偏少,氣溫高、蒸發快,造成了土壤失墑,急需一輪“救命水”來解渴。
引調水滋潤著利辛縣展溝鎮的良田
展溝鎮副鎮長劉超群說,“針對缺水情況,我們通過江水北送工程的二級泵站,將水提入到我鎮境內的友誼溝,友誼溝的兩側建有灌溉渠道,可以直接對土地進行灌溉?!薄?/p>
安徽省引江濟淮工程在利辛段西淝河下段新建了闞疃南站、西淝河北站,輸水至茨淮新河,其中闞疃南站位于利辛縣展溝鎮蘇灣村西淝河河道上。
得益于闞疃南站的優勢,讓展溝鎮蘇灣村種糧大戶蘇金龍嘗到了“甜頭”。他的1700余畝水稻田,源源不斷地引調水正在通過泵站抽至田間的灌溉渠,順著溝渠流向田間地塊,成功讓蘇金龍的稻田“喝”上了遠水,“解”了近渴。
據了解,展溝鎮種植面積5.2萬余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2.4萬余畝。針對高溫天氣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展溝鎮制定了科學的配水計劃和調度方案,24小時不間斷從江水北送段闞疃南站提水對農田進行補水灌溉,確保讓每一塊農田都能“喝飽”水。
利辛縣農民正在播種秋作物
記者從江水北送建管處獲悉,6月13日至今,闞疃南站累計調水142.5萬立方米,西淝河北站累計調水363.63萬立方米;朱集站從6月15日至今累計調水140.8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亳州地區的旱情。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通訊員 黃寬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