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今年4月下旬舉辦的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安徽攜蔚來、奇瑞、江淮、大眾安徽等整車企業參展,充分展現安徽近年來在汽車“首位產業”上取得的成就。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安徽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全面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總量規模持續提升
近年來,汽車產業已成為安徽省引領發展的優勢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走在了全國前列,產業規模國內領先,成為汽車出口大省。
全國每4輛出口汽車中,就有1輛“安徽造”;全國每生產10輛新能源車,約有1輛“安徽造”。去年,安徽省汽車產量249.1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同比增長60.5%;汽車出口114.7萬輛,增長80.1%。今年一季度,安徽省汽車產量62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20.7萬輛,同比增長45%;汽車出口32.6萬輛,同比增長28%。
2023年,安徽省汽車全產業鏈營業收入邁上萬億新臺階。全年汽車業增加值增長33.9%,增幅創2010年以來年度新高。
“三位一體”全面發展
在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過程中,安徽形成了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全面發展的主線。當前,安徽省已集聚奇瑞集團、江汽、蔚來、大眾安徽、合肥比亞迪等7家整車企業,初步形成安慶、宣城、滁州、馬鞍山等多個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涵蓋動力電池、電機電控、銷售維保、回收利用等汽車全產業鏈。
安徽還打造全省零部件供需對接平臺,動態發布產品、技術、資金等供需信息,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路演大廳”,推動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后市場企業、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高效精準對接。同時,提升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德基地能級,加快國家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檢測中心(安徽)、招商檢測華東測試基地等項目建設,做大做強安徽汽車技術服務產業。
打造新能源汽車出行“友好省份”
為了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引導農村居民綠色出行,5月28日,2024合肥市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合肥市長豐縣下塘鎮啟動。此次下鄉指標超1100輛,覆蓋比亞迪、蔚來、長安、江淮等車企旗下近60款車型,對在線上平臺支付訂金并按通知要求完成線下購車、登記上牌流程的個人購車人給予一次性下鄉推廣補貼。同時,合肥今年下半年也將啟動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下鄉試點建設,力爭到今年底實現鄉鎮充電基礎設施的全覆蓋,并逐步向重點行政村延伸,加快補足縣域充換電設施短板,滿足新能源車主快速補能需求。
為了打造打造新能源汽車出行“友好省份”,在配套服務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安徽省已經建有充電樁50.4萬個,今年一季度新增5.2萬個。同時,安徽加快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新增及更新公務用車,除特殊地理環境、特別用途等因素外,全部購置新能源汽車。
未來,安徽將持續推進創新生態、智造生態、服務生態、人才生態、文化生態、資本生態、開放生態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實習生 唐雪玲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