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28日,大皖新聞記者從亳州市教育局獲悉:為規范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亳州市繼續實行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網上報名審核免試入學、進一步規范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規范報名信息采集、保障特殊群體入學。
(一)實行網上報名招生。繼續實行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網上報名審核免試入學。各縣區要向社會公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網上報名系統登錄方式、注意事項、開放時間、服務熱線等,為學生及家長登錄系統提供方便。各縣區適齡兒童少年或法定監護人登錄縣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網上報名系統或省級入學登記服務系統(具體由縣區結合實際確定),填寫報名信息并選報志愿學校,經審核同意后,憑錄取通知書報到入學。各縣區教育局要抽調人員主動與當地數據資源管理部門(網上辦事大廳)對接,結合本地實際,優化工作流程,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列出責任清單,確保7月26日前開通義務教育學校網上招生報名系統。
(二)規范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小學入學年齡原則上至2024年8月31日年滿六周歲。在學校有空余學位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放寬,但需至2024年12月31日年滿六周歲。對于放寬年齡招收的,必須公開規范辦理。初中學校招生由各縣區教育局在規定時間內組織區域內小學畢業生報名。在外地就讀要求回本縣區就讀初中的小學畢業生,由各縣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統籌安排。
(三)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各縣區要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行為管理,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招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應在審批地范圍內招生。各縣區要統籌考慮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工作,合理下達招生計劃,明確其具體招生范圍、對象、辦法等。報名人數小于或等于招生計劃,直接錄取,剩余的招生計劃由屬地教育部門統籌;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一律通過審批地縣區教育局統一或認定的系統實施電腦搖號,邀請紀檢監察機關現場監督或公證部門現場公證,學校不得自行選擇性錄取。未被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錄取的,由縣區教育局安排在原學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就讀。民辦一貫制學校七年級招生可根據家長意愿,采取直升的方式確認錄取,直升人數未達到或超過招生計劃的,一律按上述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要求執行。
(四)規范報名信息采集。各縣區要健全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登記制度,認真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要求,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則,提前明確、廣泛宣傳報名登記所需材料、報名時間和辦理方式,通過“皖事通”上的“安徽省中小學入學登記服務”統一入口進行線上報名,推進區域內戶籍、房產、社保等入學相關信息共享,逐步實現網上材料審核和錄取,切實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全面清理取消學前教育經歷、計劃生育證明、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無謂證明材料;預防接種證明不作為入學報名前置條件,可在開學后及時要求學生提供。可以采集學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長姓名、聯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信息采集工作應在招生入學時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類APP、小程序隨意反復采集學生相關信息。
(五)保障特殊群體入學。依法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切實落實“一人一案”,保障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就便隨班就讀,為重度殘疾學生提供規范、有效的送教服務。要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不斷提高關愛服務水平。要認真落實《居住證暫行條例》關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穩定就業、住所”等規定,全面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清理取消不合規的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及其時限要求,堅持以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為主安排隨遷子女就學,對于公辦學校學位不足的,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安排在民辦學校就讀。隨遷子女回戶籍所在地義務教育學校就讀的,屬地縣區教育局應依法予以統籌安排。各縣區教育局、市高新區分局要結合實際,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烈士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子女,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縣區教育局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規定落實教育優待政策。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