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慶生態環境微信號5月21日消息,日前,由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牽頭實施的岳西縣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項目,在對自動紅外相機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時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的影像。
一只安徽麝個體在自動紅外相機前“擺拍”
安徽麝是我國分布的幾種麝中唯一的中國特有種,僅分布于我國大別山區。安徽麝的頭體長為696-765毫米,肩高小于500毫米,臀高小于600毫米,體重為7.1-9.7千克。安徽麝體色灰褐,頰、額及耳背灰黑色,耳殼邊緣黑褐色,耳殼內為白色。頦及喉白色,有白色條紋向兩頰伸延,向后沿下頸兩側有兩條白紋在胸前連成長環狀,中央為灰褐色。尾甚短,常隱沒于毛下。安徽麝多棲息于海拔500-1500米的針闊混交林,主要以地衣、石蕊、寄生槲及灌木枝葉為食物。生活極具規律性,晨昏活動,雌雄分居。
自動紅外相機捕捉的安徽麝個體影像
安徽麝早年被當做林麝或原麝的亞種,后來根據其外部形態、頭骨形態及其DNA序列差異存在的明顯差異,安徽麝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物種。此前由于棲息地喪失和質量下降,以及亂捕濫獵等原因,安徽麝種群受到嚴重威脅,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等級,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為一級重點保護物種。近年來隨著生態保護、治理和恢復,以及嚴格的野生動物保護措施的實施,安徽麝種群得以逐漸恢復。岳西縣是安徽麝重要的分布區域,對這一珍稀瀕危特有物種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圖片來源:安慶生態環境微信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