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阜陽市和諧路小學第六期家長成長營開課,記者了解到,50名學員中共有49個是媽媽、1個是爸爸。“不可否認,在教育子女方面,媽媽可能關注得更多一些,目前這種現象也說明,爸爸在子女教育方面,關心得不夠。”5月14日,阜陽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儲紅潁告訴大皖新聞記者,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共同參與。
爸爸去哪兒了?
“我以前參加的家長會基本上也是這樣,女的多,男的少。”阜陽市和諧路小學學生家長馬女士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現在兒子已從這個學校畢業。當時,活動結束后,大家說說笑笑,感覺女士之間也更好溝通,還可以一起交流育兒心得。
“家長成長營里女少男多的情況并不是第一次出現。”阜陽市和諧路小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屈士影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他們學校到目前已舉辦的家長成長營五期,共培訓學生家長250人,“爸爸”的總人數不足10人。
“一期、二期、三期培訓中學員都是‘媽媽’,四期、五期培訓才有幾名‘爸爸’參加。”屈士影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最近這次是第五期。
“我們做過調查,‘爸爸’們不愿參加培訓的原因大多是忙于工作,‘媽媽’們更多地是負責家庭后勤保障以及照顧孩子等。最近這期50名家長學員中,全職‘媽媽’就占了24名。”屈士影說。
子女教育需要父母共同參與
“以前我對兒子的教育主要是用巴掌說話,父子關系緊張,孩子越來越叛逆。經過培訓后,我主動與孩子溝通交流,一起下棋、玩游戲。為了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我還加入了當地藍天救援隊,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現在兒子的成績不僅提高了,還把我當成了他心目中的英雄。”作為本次成長營中唯一的爸爸李喬利表示,今后學校舉辦家長成長營,他都會積極參加。
阜陽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儲紅潁告訴大皖新聞記者,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的共同參與,發揮雙方的作用,同時也需要父母與子女共同成長,相互促進。
“這次活動,我們安排的是周四,為上班時間,所以很多全職‘媽媽’就過來參加了,也顯得參加‘媽媽’的比較多。”5月14日,阜陽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儲紅潁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不過,即便活動安排是周末,來現場參加活動“媽媽”也比“爸爸”多。
儲紅潁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她在當地少兒活動中心也經常在雙休日做活動,陪孩子來參加活動也是“媽媽”更多一些。
“這種情況不能因為有的是全職媽媽,更主要是爸爸對子女教育關注不夠。”阜陽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儲紅潁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現在很多家庭雙職工,媽媽也有工作。
目前,阜陽市和諧路小學已經采取措施,加強對家長的引導,鼓勵更多的爸爸們加入到家長成長營。
大皖新聞記者 王振宇 通訊員 亞偉 高紅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