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鐵路12306官網發布調價公告,京廣高鐵武廣段等4條熱門高鐵線路票價將上漲,漲幅近20%。此次調價是近年來高鐵票價上浮較大一次,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有人認為此次調價將提高旅客出行成本,也有人認為高鐵票價實行市場化機制,有升有降實屬正常。那么,此次調價對安徽有哪些影響?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3月23日,蕪湖市繁昌區孫村鎮,一列和諧號動車組從油菜花海中飛馳而過。劉伯順/攝
最新變化:調價后安徽人出行受影響
根據鐵路12306消息,自2024年6月15日起,對京廣高鐵武廣段、滬昆高鐵滬杭段、滬昆高鐵杭長段、杭深鐵路杭甬段上運行的時速300公里及以上動車組列車公布票價進行優化調整,并根據市場狀況,區分季節、日期、時段、席別等因素,建立靈活定價機制,實行有升有降、差異化的折扣浮動策略。
大皖新聞記者查詢對比了票價表和目前相關線路的高鐵票價,整體上看,新“公布票價”較當前票價有一定程度上漲。最多乘客選擇的高鐵二等座票價大約漲價了20%。其中,京廣高鐵武廣段漲幅為19.31%、滬昆高鐵滬杭段漲幅為19.18%、滬昆高鐵杭長段漲幅為19.84%、杭深鐵路杭甬段漲幅為19.72%。
以杭深鐵路杭甬段為例,杭州東到寧波站的價格從71元調整為85元,上漲近20%。而杭深鐵路杭甬段是安徽人出發前往長三角地區的熱門線路,波及到合肥前往紹興、寧波、溫州等地,比如合肥至寧波目前二等票價276元,調價后將為290元。
記者調查:票價差異化浮動逐步推廣
記者了解到,高鐵線路上的票價有“公布票價”和“執行票價”兩種。公布票價俗稱原價,旅客實際購買的車票可能是打過折的價,即執行票價。也就是說,此次票價調整不全是漲價,而是根據各車次客流狀況,差異化定價,有漲有降。一般來說,繁忙車次、高檔席位、短途票價上調居多,而上座率相對較低的早班車次票價則有所下調。
對于此次調價行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調價是正常市場行為。通過靈活實施高鐵票價市場化機制,促進客流增長,全面提升客運服務質量。鐵路12306官方回應稱調整基于市場需求和運營成本,用戶購票時可獲悉折扣標準。乘客可通過12306網站或APP查詢具體折扣信息,并建議乘客提前規劃行程以降低出行成本。
大皖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自2016年鐵路運輸企業取得自主定價權后,高鐵票價近幾年來經歷過多輪調整。2016年4月鐵路小范圍調整了東南沿海、武漢至宜昌等高鐵線路上時速200~250公里動車組列車的最高限價,允許票價最低下浮至限價的6.5折。2017年4月21日,高鐵迎來第一次跨省調價,東南沿海高鐵票價根據各車次的客流狀況調整,呈現差異化、有漲有降,此次調價影響合肥至廈門、泉州、深圳等多趟車次。
2020年底,京滬高鐵率先對時速300至350公里的高鐵動車組列車實施浮動票價,實行優質優價,有升有降。自2021年開始,國鐵集團逐步推廣高鐵票價差異化浮動定價機制。
專家觀點:高鐵漲價可嘗試聽證評估
此輪高鐵票價上漲,也引發了網民激烈討論。有網民認為,雖然說調價有升有降,但客流量大、熱門線路和車次的價格上漲了,打折的多是臥鋪票,對市民出行來說是增加了成本。但也有網民表示支持票價上漲,認為此舉有利于提升高鐵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
對此,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王云飛認為,高鐵票調價漲幅20%是比較高的。“漲幅過高,會影響人們減少出行。如果是這樣,這種提價會影響到其他領域的發展,比如旅游業,從而會波及許多地區經濟的發展。”
“高鐵作為公共交通工具,其票價應更多地考慮到公眾利益,票價上漲無疑增加了民眾的出行成本。”王云飛表示,要考慮到高鐵票價上浮可能對市場等經濟活力層面的影響。因此,在高鐵票價大幅度變化時,可嘗試建立票價聽證制度,對提價行為做一個整體評估,以便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達成共識。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