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中國,以其涵蘊人類歷史上唯一的從未斷絕過的文化形態——中華文化,而著稱于世,成就“文明之邦、禮儀之邦”之美譽。本期的安徽人文講壇,將講一講文化中國的歷史、現實和未來。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中國的歷史,在“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時空律動中,勾勒百家爭鳴的激蕩、漢唐氣象的雄渾,也昭示了康雍乾時期傳統中國社會盛世圖像下的文化危機。文化中國的現實,建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機整合,實現了對于文化中國之傳統的歷史性超越。文化中國的未來,在新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世紀征途中,必將隨著民族復興的步伐,譜就盛世中國的文化樂章,為人類文明多樣化進程貢獻中國文化智慧,展示文化中國的時代擔當。如果您對本場講座感興趣,可于5月12日(本周日)下午3時前往省圖書館東二樓學術報告廳聽講。
嘉賓介紹
顧友仁
安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科學發展觀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學位點負責人,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安徽省社科規劃項目通訊評委。先后榮獲“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影響力提名人物”等榮譽稱號,入選“江淮文化名家”人才培育工程領軍人才及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兼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城市哲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思想道德建設專委會理事。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項,在人民出版社等機構出版《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態的歷史變遷和當代建構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等學術專著及合著5部,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學研究》等CSSCI來源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大皖新聞記者 陶娜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