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室內電子大屏上,自然保護區內各種監控畫面有序切換,生態保護監管情況一目了然;室外,18座鐵塔和鐵桿沿湖分部,部分鐵塔和鐵桿上安裝有熱成像云臺相機……這是大皖新聞記者近日在池州市貴池區十八索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內見到的場景。近年來,十八索省級自然保護區借力“智慧貴池”平臺,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自然保護地修復取得顯著成效。
貴池十八索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相關負責人介紹,上述場景是“智慧貴池”三期項目十八索自然保護區智能可視化管理平臺中的一部分。自2023年9月啟動平臺建設以來,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預計2024年5月基本建成,2024年年內正式運行。項目正式運行后,將從基礎物聯、智能分析、數據服務等多個維度,實現對十八索自然保護區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十八索自然保護區水域眾多,巡查監管人手嚴重不足,各類涉漁、捕鳥等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貴池區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為提高自然保護地自動化管理能力、鳥類監測效能及生態保護工作效率,“智慧貴池”三期建設中專門將十八索智能可視化管理平臺作為重點項目推進,切實發揮“人防”+“技防”作用,提高保護區智能化數字化監管水平。“建成后,每天有‘天眼’和無人監測船實時監控保護區,如有異常會及時發預警信息到值班人員手機上,極大提高監管能力和工作效率。”
即將建成的十八索智能可視化管理平臺正是池州市貴池區“智慧貴池”項目的縮影。據了解,為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池州市貴池區自2019年起,計劃利用三至五年時間分三期完成“智慧貴池”項目建設,著力建成全覆蓋、綠色集約、支撐有力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環境;建立制度完善、安全可信的建設管理運行保障新機制;構建協調共享、開放開發的“一網統管”的數據治理應用新體系。
池州市貴池區數據資源管理局數據資源二科科長明浩介紹,“智慧貴池”三期項目于2023年8月啟動建設,共投資約2.5億元,項目嚴格按照“智慧貴池”1中臺、3中心、N應用總體建設規劃,構建以數字中臺為中樞、物聯感知平臺為載體的新型基礎設施支撐,接入10000余路貴池區范圍內視頻和1.6億余條基礎數據,覆蓋貴池區大部分小區與路段和水面,可以實時動態感知城市運行狀態,實現“預警監測、應急指揮、聯動處置、分析決策”四大功能。
據介紹,“智慧貴池”三期項目重點在基層治理、數字基礎、政務服務、數字經濟等四大領域打造十八索智能可視化管理平臺、智慧學校、智慧環保、智慧檔案等26個具有貴池特色的場景創新應用,讓數據更好地服務企業和群眾,更好賦能社會治理,以數字融合轉型,助力打造“五新貴池”。
“目前像車輛違停、人員落水、河面漂浮物以及消防通道堵塞等系統已經可以做到識別和記錄,有關部門可以使用我們的平臺發現相關問題,等三期項目正式運行后會以自動短信方式,直接向相關工作人員提示和預警,有效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明浩告訴記者。
“現在給孩子上學報名再不用排隊,也不用準備紙質材料,拿出手機,就能輕輕松松完成孩子的入學報名大事,這大大方便了我們這些家長。” 回想起2023年7月利用貴池區義務教育招生平臺給孩子報名時的情景,貴池區居民胡女士再次感嘆報名時的便捷。
從2022年開始,借助自主開發的“智慧貴池”義務教育招生平臺,池州市貴池區城區初中一年級招生首次實行了網上報名;2023年,在招生平臺各項功能進一步優化完善后,該區城區小學一年級新生明年也實行了網上報名。自此,只需依靠一部手機,家長關心的孩子入學報名等就能輕松搞定。
“智慧貴池”項目中的義務教育招生平臺是該項目初見成效的一大亮點。該平臺已在“皖事通”上線還與當地不動產系統完成對接,可直接調取比對相關人員不動產信息,減少了家長跑腿次數,也提高了教育部門審核效率。目前,已累計為城區升學報名提供服務14000余次。
采訪中記者獲悉,除環保監管、招生入學等功能外,“智慧貴池”文旅平臺目前已接入貴池區大部分旅游景點,可提供大數據分析,賦能文旅監管,提高全域旅游發展和服務質量。衍生的微信小程序“一部手機游貴池”,收錄了本地旅游相關景區、酒店、特產、美食、游玩路線等介紹,還可提供常見的游客服務及便民服務,實現一部“手機玩轉貴池”。
池州市貴池區數據資源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智慧貴池”三期項目中,數字基礎、基層治理、公共服務、數字經濟四大領域共26個子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8個子項目已完成財審,其他項目正在需求方案擬定或深化設計階段。下一步將按省市區部署要求進一步落細落實,積極推進項目盡快落地運行,確保在2025年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孟智超 時耕洲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