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從先天弱視,到13歲時視網膜脫落,導致徹底失去光明,再到取得全國首個盲人聲樂碩士文憑……面對命運打擊,安慶特教學校教師張晨始終懷揣夢想努力前行。
雖然自己看不見光,張晨卻在追光路上,用音樂照亮殘障兒童心靈之光,還熱心公益播撒“光”的種子,讓愛啟航。為此,張晨2023年獲得了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24年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五一”假期前夕,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安慶特教學校,對張晨進行了采訪。張晨說,她感覺看不見沒有那么可怕,“我想做一個先行者,讓學生們看到更多可能。”
張晨在給學生上音樂課。
音樂相伴追光路
“春天唱歌,滴嗒滴嗒,春風彈琴呀,沙沙沙……”4月26日下午,在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張晨正在給同學們上音樂課,她嫻熟地彈著鋼琴,教大家學唱兒歌《春天舉行音樂會》。
13歲時,張晨因過度用眼導致視網膜脫落,從此失去了光明。在父母的鼓勵下,張晨逐漸走出陰霾,用音樂打開了一扇窗。16歲那年,她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鋼琴專業。四年大學畢業后,張晨回到母校安慶特教學校。2022年6月,張晨又創造了一個奇跡,拿到了全國首張音樂學科教學專業聲樂方向盲人碩士文憑。
張晨說,工作了十多年后,她覺得自己需要充電了,“我覺得我一直都在輸出,似乎沒有新的東西教學生了,所以想要繼續深造讀研?!?/p>
“ 讀研還有個原因,就是想為視障學生做一個榜樣?!?張晨表示,在大部分殘障學生的心中,讀本科就是“天花板”,“如果我讀研成功,就會給他們一個正向的激勵,他們就會發現,原來身邊也有盲人可以讀研,那未來的選擇就會更加寬廣。”
學生親自做手工項鏈與手鏈送給張晨老師。
一路播撒愛與“光”
為了讓盲生找到快樂、克服自卑,在特教學校,張晨不僅教音樂課,還教孩子們學盲文、學英語、學盲人計算機,針對不同孩子的特點為他們制定教學方案。
在張晨的輔導下,盲人女孩組成“七彩旋”合唱團,錄制校園歌曲、創作演繹音樂廣播劇。為了讓盲生學會勇敢迎接挑戰,張晨冒著高溫酷暑,身兼數職,創作排練中國首個盲童表演的舞臺音樂劇。
為了讓盲生更好地融入社會,也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盲人,她創作了配樂詩朗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榮獲一等獎、最佳精神風貌獎。為了讓盲生勇敢地追尋夢想,她特別為學生創編了歌曲《花開夢田》,獲得全國特教學生文藝匯演一等獎。
孩子們在音樂中找到了快樂和自信。學生們在張晨老師的感召下漸漸明白:雖然我們是殘疾人,但我們也有屬于自己的“美麗中國夢”,雖然我們是弱勢群體,但我們也希望通過努力為社會作貢獻。
除了教書育人,張晨還帶動激勵鄉村薄弱地區中小學音樂教師。她克服身體的不便,送教下鄉,利用假期與廣大鄉村教師分享教育經驗,交流教學心得。
張晨老師為學生擦眼淚。
讓學生“看”到光色
一路走來,音樂陪伴著張晨度過人生低谷,她在音樂中獲得力量。以音樂為橋梁,張晨正幫助更多盲生打開心扉、追尋未來。
“我會把我所感受的東西用我的語言去啟發他們,讓他們產生畫面感,讓他們在音樂當中找到色彩感?!睆埑空f,讓學生們在音樂當中找到快樂、在音符中感受生命的色彩,是她一直追尋的方向。
“張老師和我們同樣是視障者,但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碩士學位,還一直在給自己充電,一直在努力前行著?!? 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林世豪說,她是學生們的榜樣。
4月26日,11歲的方盧希知道有張晨老師的音樂課,清晨5時便起床,為張晨老師做了手工項鏈與手鏈?!爸樽舆x擇像太陽一樣的顏色,是因為張老師總給我們溫暖,希望她越來越美麗?!?/p>
“我想做一個先行者,讓學生們看到更多可能?!皬埑勘硎荆M馨炎约旱囊曊蠈W生們培養成有理想有擔當、肯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讓他們更好地活出生命的色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張晨老師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訪。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