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27日9時,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泵送到位,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池州長江公鐵大橋4號主墩承臺混凝土澆筑完成,這是全線第一個澆筑完成的主墩承臺,標志著池州長江公鐵大橋4號主墩即將率先進入主塔施工階段。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連接池州市貴池區和銅陵市樅陽縣,全長3.1公里,主橋長1768米。大橋南主塔高274.5米,北主塔高282.5米,均為空間鉆石型鋼筋混凝土橋塔。
此次澆筑完成的4號主墩采用雙壁鋼套箱圍堰施工工藝,承臺平面尺寸為75.6米×47.6米,面積相當于9個標準籃球場大小,厚度為7米,共需使用鋼筋4100余噸,澆筑混凝土約25600立方米。
"這樣的體量,在全線來說都是施工難度大、技術水平高、混凝土耗材最多的大體積承臺。"項目部指揮長牟翔介紹,池州長江公鐵大橋4號墩承施工環境復雜,結構規模尺寸大,承臺混凝土連續澆注時間長、澆注方量大,對項目部的生產、調度、組織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為確保承臺混凝土澆筑質量,項目團隊提前謀劃,制定了詳細可靠的專項施工方案,對人員配備、機械配置、監控檢測、安全管控等方面作了周密安排。
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控制要求高、對溫控的要求嚴格。"我們緊密監控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每隔3小時,各個澆筑環節的負責人都會將相關數據匯報一次。"4號墩技術負責人呂佳俊一邊介紹一邊將手里的數據匯總表展示給記者。表格上,每一車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方量、時間都記載得清清楚楚。
此外,項目團隊還運用了智能溫控系統,在承臺內設置了智能溫控裝置,這一系統能實時監控混凝土溫度,并利用承臺內布設的冷卻水循環系統,對混凝土溫度進行調控,防止混凝土出現開裂等質量問題。
截至目前,池州長江公鐵大橋主橋4號墩承臺第一層施工完成,5號墩鐵路墩身已施工完成,6號墩目前在進行鐵路墩蓋梁施工。引橋完成10個承臺施工,S4號墩和S5號墩鐵路墩身已施工完成,8個鐵路墩身正在進行施工。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建成后,將極大地推動皖江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過江通道布局,為推進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戴志強 王樂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