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如何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安徽有了新打法。記者從4月25日召開的安徽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安徽聚焦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和踐諾守信的社會環境,推出一系列舉措,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企業辦電像網購一樣方便
辦電是企業初創階段的重要事務,若其流程能如同網上購物和快遞送貨般便捷,將大大減輕企業負擔。為此,安徽正深入推行“物流式”辦電新模式的相關措施。
“物流式”辦電服務,靈感來源于網購商品可實時追蹤物流進度的便利體驗。它借助“網上國網”客戶端等線上渠道,開發辦電進程全景展示和用戶在線交互功能,使辦電過程變得更為便捷、透明和智能。用戶能像追蹤快遞包裹一樣,實時了解辦電服務的進程,從而提前規劃內部施工,有效縮短辦電時間。
今年,我省將進一步推動政企數據互聯互通,確保服務需求提出、供電方案答復、供用電合同簽約、竣工資料提交等所有辦電環節均能實現線上辦理。用戶在簽訂供用電合同時,可通過線上方式調用電子印章,并手動輸入電子簽名,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
此外,還將實現辦電全過程的“線上化、節點化、可視化”。用戶在提交用電申請后,能隨時在線查看辦電進度,了解當前業務所處的環節,并實時獲取各環節的處理信息和結果。若用戶有任何需求或疑問,也可通過“云端響應”機制迅速獲得解答,這不僅減輕了用戶的辦電焦慮,也加強了對辦電服務的社會監督。
報裝水電氣網“最多跑一次”
企業在申報事項過程中常遭遇一些“堵點”和“痛點”。以水電氣網聯合報裝為例,安徽計劃于2024年實現“一口受理、一表申請、一窗咨詢、聯合踏勘、并聯審批”的便捷流程。
據了解,下一步,企業用戶水電氣網報裝將從原先的需跑辦7-8個部門,優化為“最多跑一次”甚至實現“零跑腿”的便利體驗。為此,各市政務服務中心等地將設立“水電氣網聯合報裝窗口”,實現“一窗受理”,極大簡化了報裝流程。
同時,為深化流程再造,將由牽頭部門組織各市政公用單位進行“聯合踏勘”,共同會商制定最優接入方案,踏勘次數也將大幅壓減至1次,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解決紅線外工程涉及的相關審批事項上,如水氣企業提供的代辦服務,將實現企業辦理“一次都不跑”的目標。此外,各地還積極推行告知承諾制,對于符合規定施工長度或面積內的外線接入工程,企業在作出書面承諾后,便可直接施工。相關主管部門將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確保并聯審批所需時間大幅壓減,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
企業與人才對接將更精準
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如何高效實現企業與人才的匹配成為關鍵。為此,安徽傾力打造人力資源網上“超市”,旨在實現“企業一鍵找人才、人才一鍵找崗位”的便捷服務。
早在2017年,安徽就開始整合省、市、縣就業與人才服務網絡資源,推出安徽公共招聘網,構建全省統一的公共招聘服務平臺。這一平臺實現了企業招聘信息和人才求職信息的“一點發布,全省共享”,極大地提升了信息流通效率。
到2021年,安徽公共招聘網與政務服務網實現統一用戶認證對接,企業和人才只需一次認證,便可全網通行。企業可輕松搜索簡歷、預定招聘會、發布崗位,而人才也能方便地創建簡歷、查詢崗位。
截至目前,該平臺已吸引超過20萬戶企業入駐,累計發布招聘崗位達911萬個,人才注冊求職簡歷超過54萬份,線上線下招聘會舉辦超過17萬場。
未來,我省人社部門將聚焦企業和人才在招聘求職中的核心需求,持續優化服務。計劃升級移動端、優化小程序,實現多屏、全網、跨平臺信息發布,確保信息及時送達。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精準推薦、定向推送和數據分析,為雙方提供更為精準的信息對接。此外,還將加強區域合作,推進長三角區域人才崗位數據信息共享,共同促進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
專項行動助企業提升信用
經營主體的信用狀況對其長久發展至關重要。為加強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和推動信用修復改革,安徽計劃實施信用提升“8620”專項行動。
該行動旨在年內培育新增8萬家守信激勵對象,如A級納稅人、環保誠信企業和海關高級認證企業等;同時,將幫扶6萬個主體退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引導完成2萬條行政處罰信息的信用修復,并“動態清零”政府失信被執行人案件,以全面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在信用修復方面,安徽將統籌建立信用信息修復指引,包括行政處罰、異常經營名錄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等,推動實現修復申請“一次提交”、受理審核“限時辦結”以及修復結果“多端聯動”,確保高效完成信用修復“一件事”,從而進一步維護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
具體來說,安徽將全面實施失信行為認定書、信用修復告知書和信用合規提示書“三書同達”制度,以幫助企業及時完成信用修復。相關部門將暢通修復渠道,提供修復提醒服務,并依法依規開展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退出工作。修復結果將及時共享至上級主管單位和省信用平臺,確保實現“一次辦成”的便利。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