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25日下午,2024年度安徽省“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新聞發布會在安徽省司法廳舉行。記者現場獲悉,2023年,圍繞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法治熱點、難點,省市縣三級共組織實施了1160個“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取得明顯成效。
“主要成效體現在四個方面?!笔∥婪ㄖ问∞k成員,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張國安介紹,一是營商環境大優化,省委依法治省辦持續實施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行動3.0版,當期兌現惠企政策9804項、資金99.7億元。“省法宣辦組織開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主題普法活動,走進5278家企業,開展專題活動2300余場次。”
同時,服務保障大提升。張國安表示,省生態環境廳打造環評審批“快車道”助力項目加速落地,全省環評審批承諾辦結時限壓縮到法定時限的40%?!笆〗煌ㄟ\輸廳探索開展大運輸申請人信用分類監管,構建‘1+8’信用監管制度體系,建立并動態調整大件運輸企業信用檔案,年辦件量達25.7萬余件,群眾滿意度100%?!?/p>
記者了解到,就關注的農民工討薪,安徽省檢察院開展“檢察藍”專項行動助力農民工討薪問題長效化治理。而對全社會關注的未成年人群體,省委政法委等5家單位堅持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多個環節入手,構建全方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體系。制定實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辦法,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深入開展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全省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195個,近48萬名學生參加法治教育實踐活動。
在構建特殊保護大聯盟的同時,社會治理也在大轉變。如省自然資源廳開展集體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難安置”問題專項治理,累計完成治理項目1641個,涉及33.33萬戶;省司法廳在合肥、淮南等5市試點全面構建“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紛體系,調解成功率97%。
新聞多一點:
新聞發布會現場,也發布安徽省2023年度群眾和企業最滿意的十大“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
安徽省構建全方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體系,筑牢未成年人保護法治防線;
合肥市經開區探索實施“兩免一減一評估”柔性執法體系改革,實現行政執法質效齊升; 安徽省開展集體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難安置”問題專項治理,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淮北市建設交通基層執法站所法治便民服務點,不斷提升交通運輸法律服務“溫度”;
安徽省探索開展大件運輸申請人信用分類監管,形成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服務機制;
安慶市積極推動小微民營企業參加工傷保險,為企業和職工提供可靠社會保障服務;東至縣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皖贛邊界司法協作共享;
安徽組織開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主題普法活動,用法治力量為企業合規經營保駕護航;
馬鞍山市雨山區設立為民服務中心,實現矛盾化解只進“一扇門”;
蚌埠市打造“全球一小時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助力外向型企業揚帆遠航。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